邓书生皱着眉头为难道:“北曲南戏自来泾渭分明,如何能混唱?曲调口音都不同,若不是深通南北音韵之人,不小心便会有出律字眼儿……”
赵书生拊掌道:“不是这般说话!便知宋兄指点,从来都高人筹,不然怎来《白毛仙姑传》?”
方才宋时随口说那几句词虽然不够整丽,却是直道尽他当时万念俱灰心情。
可不是“长空万里降下无情棒”,打得他跟少笙这对好鸳鸯险些离分?
毕竟宋时与他交情深厚,最懂得他们夫妇深情,改戏也都为他二人故事流传得更广。邓先生只是怕难,他却不能怕,哪怕更苦熬些日子写戏词,多给邓先生添些银子,也定得做到最好。
眼婆娑……
他忽然觉着这形象很像他前世看过评剧《花为媒》里位主角,因印象过于深刻,令他忍不住叫起邓先生,请他千万在赵书生曲子里添进这段经典唱词——
“水平波静风浪起,浪卷银河万丈长,长空万里降下无情棒,无情棒打散好鸳鸯。”
李月娥这段深闺幽怨之感情,跟他印象中赵书生真是完美契合!后来敢于抄家伙打上衙门抢亲,带着男朋友千里私奔进京勇气,也很像这位敢跟表弟私订终身,还在人家婚礼当天穿上婚服抢亲李小姐。
啧啧,他要不是亲眼见过李大佬女装,都得以为赵书生才是小受呢。
他闭闭眼,坚定地劝道:“邓先生且休顾虑,家在福建,南戏、诸宫调都在那边盛行,若说南方官话入声音韵,也颇懂得些个。邓先生又是北人,精通北曲,咱们两人合作修改也不为难。”
宋时本意倒没想让他们将两曲合璧,只让他们引进下南戏人人都可以分到唱段表演形式。不过赵书生才是制片人兼投资人,他立意要往高难度上改,也没甚好阻拦。
宋时便也点头,加上自己多人分唱套甚或支曲子意见。
为掩饰自己争番位私心,他把两位男主戏份先推出来分析道:“如方才随口说那几句词,其实套词共合两人心情,便可在台上用帘子隔开,分搭出两片场景。你二人个
邓秀才听他词便道:“词虽曲尽悲伤幽咽之意,只是有些俗俚,又不入律,不合写进曲子里吧?若作宾白倒是无错。”
作宾白倒有些可惜。他记忆里这段词唱起来特别好听,只是穿越来时间太久,自己再唱出来也肯定会跑调,更别说复原成能演奏曲子。
他有些可惜地放下这曲,幕幕地帮他们定好剧情、节奏,然后提出最要紧问题——他要给自家师兄弟们撕唱段!
“套曲子只由个人从头唱到尾,既考唱功,又耗体力、伤嗓子,故而杂剧难排难演。意思是将南戏优长处引进北曲——”
比如把大主角戏改成幕中数人分唱曲词,给配角们加加戏份。甚至可以几个分唱支曲子,以唱词对答,比个人独唱整套更紧凑,节奏也更快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