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仔细看这些人几眼,发现竟有熟人——好几个都是他在宴会上见过才子,还有本地文社主席,沈世经沈举人。
这位沈举人跟他父亲攀得上交情,他连忙行个礼,问道:“不知沈公至此,晚生失迎。沈公竟也来县衙,可见是出大事,不知可否与晚生分说二?”
沈世经叹声,正欲说话,那位羞愤书生已自开口:“赵某今日拼却身名,强拖沈前辈与诸位君子来此上告,正是为宋舍人你、你、你……你不该使人强夺心爱之人!”
……
“你姓赵?”宋时电光石火间领悟到什,吩咐身边衙差:“去叫李少笙来,告诉大人安心养病,不必急着提堂,其中有误会!”
投奔。
他话不说透,点到为止,叫人送纸笔过来,让李少笙给赵书生写个帖子。他自己起身到外头站站,看着西边铺半天金红色霞光,脑中空荡荡,什也不愿想,什也想不起来。
这样也挺好,不去想就没有烦恼。
宋时倚在廊柱上偷会儿闲,等着李少笙出来找他。可惊破这段安静却不是李少笙,而是门外鸣冤鼓急促深沉鼓声。
声声如敲在人心上,把他从难得放空状态唤回人间。他立刻吩咐人出去问事,又叫衙役到后堂服侍太爷更衣,百忙中还想着李少笙,交待他待在户房里不要乱动。
县衙大门敞开,鸣冤鼓停下,门外片喧嚷,他在廊下瞥见点颜色,却都是乌纱裹头、青衿曳地儒生装束。
书生闹事可不是玩儿!苏杭等地就有生员袭击县衙,生生把县令逼出本县,害那县令罢官例子!
宋时忙整整新上身监生袍,大步走到门外,端出当年应付来投诉、退团旅客营业性笑容问道:“不知几位朋友有何冤情,竟在此击鸣冤鼓?在下宋时,对本县衙门中事都略知二。若朋友有什冤屈,只管说声,叫书吏尽速替你们记录,免得耽搁案情。”
他笑容款款,情真意挚,就如春风化雨,丝丝熨帖众人焦灼心。当年他坐镇旅行社时,靠这金牌服务态度不知应付多少来退款游客、来催款合作商,如今又在两地乡宦士绅面前锻炼几年,愈发炉火纯青。
那领头书生本是脸悲愤,看着他温情款款笑容,却悲愤中不觉添上几分羞涩,就成战斗力不那高羞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