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估量着出货量和效果,决定再抻抻:“等福寿班唱完这轮就卖院本,等到别家也排出戏,唱过轮,还要印套诗文集。”
出院本时先生们都要披马甲,诗文集倒无所谓。只要时间往后推推,等到全城都风行起这出《王窈娘琵琶记》,文人们自然会写诗词评论。
那时候大佬们出本观后感集,不熟他们人也猜不出他们是作者,更会因为名人效应激起第二轮、第三轮观剧热潮。
中秋正日,《王窈娘琵琶记》如期上映,曲而红,险些打压正版《赵五娘琵琶记》,抢占《琵琶记》这个名字。
京里处处唱《窈娘》,人人说锦衣卫。就是最孤直书生们提起锦衣卫来,说也不再是缇骑意气熏天,欺凌弱小恶行;而是锦衣卫谢千户带人擒获黑衣盗,又做主义嫁窈娘故事。
把那幅窈娘像抢走!”
幸好如今锦衣卫都像戏里谢千户跟他手下样,不然岂止不会抓贼,反倒会跟着强要那画儿才是真。
崔燮听他夸谢瑛心里就舒坦,问他:“有别人看见这事没,都说什?”
计掌柜笑道:“还能说什,不就都说锦衣卫如今叫谢千户这仁义将军领着,都改脾气,不欺凌咱们好百姓,专抓盗匪?听那群人说,都把他比作前宋岳小将军,只可惜他穿绿,不如白袍小将俊俏。”
群众眼睛果然是雪亮!
锦衣卫们时间居然成勇武义烈、风流俊俏代名词。
街上男男女女都偷窥着巡街缇骑,他们也不曾呼喝众人,而是把腰带束得越紧,腰板儿挺得更直,精神抖擞,引得无数少女芳心可可。
这股风气还不单只在民间刮,更有高百户在宫中献戏,连成化天子也爱上《王窈娘琵琶记》,提拔个会破案谢千户做试镇抚使。
民间怎称赞锦衣卫,御史们不会管,可皇上要提拔朝奉官,不上几本奏疏他们还
崔燮心里暗暗冒喜气儿,抿抿嘴,淡然地说:“谢千户本就是那样人,侠义英武,从来都不伤好百姓,咱们家从前也多亏他扶持。那衣裳什话就不必听。回头福寿班唱完这轮,你去看看有没有别戏班子想学习这戏,也给他们院本子,替他们做家什。”
计掌柜顿将眉头挑,眼前放光:“公子不是单写戏要捧福寿班?那就好办,去那条胡同时险些叫人拦着回不来,都是求着咱们给他们院本,学唱这出《王窈娘琵琶记》!”
不是要捧福寿班,只是要捧谢千户。
崔燮微微笑:“你店里抓紧把彩印院本印出来,叫他们凡想要,买个院本回去学就是。要做东西你也告诉他们那几个匠人地址,叫他们也跟着赚些银子,咱们官宦人家,还不至于要挣这些娼优乐工家点卖命银子。”
计掌柜如今卖收卖得日进斗金,眼看着院本又能赚笔,也不把些小钱放在眼里,痛快地说:“那院本印早出二三百本,就只看公子要不要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