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赋税征集倒是多样,可以捐输钱粮械物,也可以用劳力徭役来代替。而且如今从梁郡到淮南,都是大建之年,诸多工程等
耕田巡视完毕之后,行人便返回这处屯堡。这处屯堡规模不小,男女成丁者超过千人,另有老幼合计千三百余人。这样个比例,也显示出世道残酷性,没有足够能力老人和儿童,在这个乱世中存活下来几率实在太低。
类似屯堡,分布在江北、淮南广袤郊野中。尤其在靠近涂中这片区域,便多达近百个。其中近半数量,都是都督府直辖籍丁,人数多达两万余户。其他则是合宗来投,又或本地乡宗人家。如此个在籍比例,已经足以令江东那些郡县官长羡慕到极点。
抵达屯堡之后,堡内早已经准备好极富乡野趣致餐食,甚至还有乡人采集自酿果酒,味道虽然酸苦,但也是种风味。沈哲子与众随员们入席进餐,途中还有许多乡宗人家闻讯赶来拜望,又进献些乡野所产米肉之类。沈哲子便也将人留下来,边进餐,边询问下乡中生活生产状况。
虽然这些乡人们在沈哲子面前少有怨言,颇多溢美,但是从他们话中未尽之处,沈哲子也能略微总结出来些,乡人们还是苦于劳役过重。
如今淮南都督府,财政框架已经初步搭建起来,也有些赋税相关政令正在试行。其实在征税方面,没有什好说,无论古今,都是要用最小行政成本,来获得最多财赋收入。所以个好征税方法,必须要围绕着最稀缺社会资源来构思。
如今淮南,或者说如今整个天下,最稀缺资源便是人力。至于土地,比比皆是,荒田连绵,所以地税根本无从谈起。淮南都督府军事当先,所以在籍生民多入军屯。至于那些坞壁乡宗,人口多少也实在不好清点,丁税也推行不易。
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于那些不在掌握人口,淮南都督府也就不在土地和人口上面动主意,而是以军用为理由,境内全面禁绝民渠、私埭。这样来,方面可以保证航道畅通,以及维持水道压力。另方面,就是控制生产。
你坞壁建造得再怎坚固,隐瞒再多丁力,总需要种田养活人口,既然要种田生产,那就必须要用水。现在淮南对私埭禁绝,最高刑罚已经上升到斩首。所以已经很少再有乡宗坞壁敢于开掘河道,构筑私埭。
随着境内水利工程逐渐完备,虽然小规模耕种还可仰仗乡野山溪之类,但只要想扩大生产,就必须要仰仗官埭,赋税也就无可避免。而且越是乡基深厚民户,对此依赖性便越高。
当然在水网密布环境中,想要完全禁绝私埭也是不可能。但就连后世那严密征收监察制度,都不乏偷税漏税例子。淮南本就需要大兴水利,顺便将之当作个暂行收税制度,投入和产出比例已经非常好。随着未来地方元气渐复,自然还会有新手段补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