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子闻言后大笑声,上前拱手见礼,叹息道:“小舅这说,实在是让无地自容。若无亲长厚爱拔用,安能平步至今。实在不知群情如此汹涌,反倒让心有余悸,不敢靠前啊!”
“你这郎君用兵不足载,已经阔进千里,江北用事,功大无过于此。眼前些许人情,与都下相比只能算是寻常罢。年初入都时,市井坊间,无不高颂沈侯威名。人望如此煊赫,使等愚长俱都羞愧无地自容啊。”
庾条去年在江州任事,年后来到梁郡也因沈哲子在寿春诸多事务繁忙而无暇见面,今日才算重逢,因而心情也算愉悦。
他上前拉住沈哲子,眼见沈哲子体态已经比他还要高许多,又是忍不住感慨道:“回望早年初见,维周不过冲龄童儿,已是才高识远,成人不及。如今翩翩少年挺立于世,名动于南北,大才举世共知,让人感慨马齿虚长。”
“年前任事南疆,只觉诸事艰难,维周你这里却已经雄创大功。如今幸在共事于此,梁郡之地是你荒土中手兴创,必不会辜负你这番心血,要用心守好这条通衢要地。”
年后北上时人,也并不只是商贾,许多敏感于局势变化、有志于创建事功南北人家,也都纷纷北上。其中当然也不乏单纯只是受沈哲子人格号召力鼓舞起来江东年轻人们,无限于南北,自备甲兵想要北上建功。
由于台中对于淮南几无干涉余地,所以这些北上人员都是自发行动,加上淮南之地尚不算完全稳定,所以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流连在梁郡周边。
当淮南形势初步稳定下来之后,沈哲子便将军政事务交付郭诵、杜赫等人,自己则动身南下返回梁郡,针对于此做出些安排,要将这时浮动气氛转化成为实实在在可用资源。
淮南、梁郡之间本无险阻,此前进军是由于战略需要,但返回时候则是轻骑速行,所以用两天多时间,沈哲子便就抵达梁郡。
离开不过短短三四个月时间,梁郡风物已经大为不同。此前虽然诸多营建,但也主要集中在军事方面,至于民事方面反而没有太多建设。
听
可是现在返回,据城尚在十几里外,沈哲子便看到郊野中诸多留白已被人烟民舍填充起来。尤其在涂水近畔,水道上舟船往来,沟壑之间不乏忙碌民众,樵采耕作,副热火朝天景象。
前来迎接队伍,早已经久候在城外缓坡上,这当中既有吴中乡宗旧好,也不乏南北世家子弟,俱在入镇不久庾条带领下。
俟沈哲子行出现在视野中,足足数千人在坡地上蜂拥而下,倒让沈哲子身畔百数名亲兵紧张无比,将沈哲子护送进入近畔座营垒中,牢牢守住营垒大门,次第将人放入。
“分别不过几月,维周形态更加可观啊!雄军高位,足养气概,让人不敢轻率靠前。”
入营垒之后,庾条缓步行至沈哲子面前,见他甲衣整齐森寒,身畔诸多悍卒持械拱卫,笑意盎然说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