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面暂不必细论,眼下尚有南北各家表示愿意入镇投靠,但也不能没有名位散置身畔,只要有足够位置,便能次第择优填补。
武方面也算不弱,除本有善战之名宿将郭诵、韩晃、毛宝、路永、徐茂、曹纳等人之外,其他沈家沈牧、沈云,交好庾曼之、谢奕等等,以及新进来投应诞等江东各家子弟,还有新进依附当地各家,能够称以战将便有十数人。
而且,随着东扬州撤州提上日程,原本许多隶属于东扬军各家乡亲,也在各择子弟北上追随建功。有这些亲近乡人补充,来日淮南军再有扩充,也能保证沈哲子对军队掌控力不被稀释。
而在军事边则是二司马、四从事,加上沈哲子本身职位便可聘用二参军,这便是淮南主要属官。
其实这个配给,已经与开府刺史无异,只是名号略有不同。当然严格来说这些属官其实名义上还是归于淮南王统御,但实际上也只是沈哲子暂借小舅子之名而居开府之实。虽然略有掩耳盗铃之嫌,但最起码台辅们心理上好接受点。
这些属官当中,郡丞是由台中直接任命颍川陈规,当然这也是沈哲子意思。郡丞除是内史副手以外,还兼任中正之职,沈哲子众属员中以出身和名望而言,唯有出身颍川陈氏陈规可以胜任。
而且陈规担任这个职位,对内安抚淮南民众,对外招揽淮北各家,都有很大好处。
至于主簿则是正式处理政事者,沈哲子还是留给杜赫。杜赫本身在涂中屯田便多有成绩,处理庶务也磨练出才能,同时对律令也颇有研究,托以政事是个很好选择。
剩下掾史之类,有沈哲子安排给自家需要磨练之人,有便干脆分配给境中各家族人以作示好。
沈哲子重点还是放在军事上,左右司马由毛宝和曹纳分领。这两人跟随自己,名位都有少挫,毛宝被夺庐江太守,曹纳则拒绝琅琊王氏拉拢,于情于理都应该给他们些许安慰。
至于四个从事,则由纪友、江虨、庾曼之以及本地豪宗人家乔球担任,分管后勤资用、舟车牛马、屯田垦荒、招募新丁等事宜。这当中庾曼之自然是凑数,只是为向别人表示与庾家亲密无间关系,具体还是该干啥干啥。
两参军则授予郭诵与路永,有别于其余诸将,这两人也算是如今淮南军诸多战将排名当先者。至于其他诸将,在沈哲子名位更进步之前,也只能暂以本号而以督护职领军。
这番安排下来,沈哲子这个西中郎将、淮南内史也算是略具霸府雏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