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人配合,倒是极大为沈哲子分劳,称得上是合格下属。但面对堆积如小山文籍,凭这几人之力,也实在难以短期内完成。
要继续招人!
沈哲子也曾经有指挥数千人经历,并不满足于东曹如今小猫两三只局面,于是个请示发到太保府。过不多久便得到批复,太保府又给他开出十名文吏名额,但却只给两个正式编
前程如何都在其念之间,因而在乡中自然拥有着崇高地位。可是现在,这种局面却被东扬州成立而打破!
沈家同样掌握吴中乡人上升个渠道,无论是州府征辟,又或者州军选拔,格调上或许不如乡议定品高,但是对于本来就无缘上品那些次等人家而言,这条出路已经足够!
所以,陆家再想要乡土上驱逐沈家影响力,无异于痴人说梦。除非他家能够拿下沈充东扬州刺史位置,可是如果陆晔有这个能力话,何至于要在沈哲子区区个晚辈面前作态!
他家确曾经是吴人领袖,但是由于执迷于本身所拥有,已经与大势擦肩而过,再想补救回来,只能寄望于对手会有重大失误。但是,沈哲子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沈哲子这封信送出去不久,果然吴郡那些早已加入商盟人家都或直接、或间接表明自己态度,那就是无论陆嘏出任吴郡太守与否,都要竭力维护当下局面不作变化。
对于这点,沈哲子倒不怀疑,他向来信奉利益说话,如果吴郡那些人家甘于将自己所得那份利益输送给陆家,那他也无话可说,谁让陆家个人魅力太大。可这几乎是不可能事情,除非陆家能够拿出个更优越利益分配方案。但如果陆家有这个能力话,也不会在几代之后就变成船头烂橼,只留痕迹,再无实效。
这个插曲只是小事,沈哲子最主要任务还是接手台中各宫寺官署送来各种典籍。这个工作堪称痛苦,他在这个时代虽然读写已经都没有障碍,但是要记住那些连篇累牍名籍、阀阅之类,实在太苦闷。
幸而苏峻作乱时候,已经将都内许多官署典籍都焚烧空,方面总量变少,另方面新编录典籍绝大多数都是纸张写。假使如果还是旧典,本身已是竹简、木牍掺杂,而且其中还有大量传承于三国时期,除学术研究以外,已经根本没有意义。
有这个经历,沈哲子怀疑历史上桓玄篡位改简为纸,应该也是受不排山倒海涌来那些竹简木牍,索性从权从变。毕竟江东本身原材料不乏,造纸业也是兴旺发展,实在没有必要再使用简牍。
但就算已经改成纸质典籍,单单吏部送来便装几辆大车,数十口大箱子。看到如此大阵仗,沈哲子心里已是叫苦。他那三个属下倒是没有什特别表示,张鉴本身就是管理图籍清职出身,御属许诵则是做惯文案长短县尉,另个周牟口气憋数年之久终于得以任事,做什都是充满干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