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子手持这名帖略沉吟,旋即便笑起来,益发感受到北地高门较之南渡人家不同。他家中那位崔珲崔先生也是长于庶务经营,而这京兆杜赫任事之能沈哲子尚不知,但观其行文洋洋洒洒数万言,其中片言只语虚词都少,可见也是个立身实际之人。
若强攀扯下,沈家倒于京兆杜氏也算有渊源,沈哲子老爹沈充被时人称以江东武库,所类比便是京兆杜家杜预杜武库。
手持那份名帖,沈哲子吩咐道:“安排人去调查下这个京兆杜赫相关种种,越详细越好,明日午前送来府上。”
中流通货币,文章作者将之引用与南苑兑票进行类比,其中许多观点都让沈哲子有耳目新之感,关于功筹和兑票认知见解颇为深刻,已经颇具后世许多金融理念。
沈哲子从不会因自己脑海中那些后世知识观念而小觑古人,尤其是在制度构架方面。其实所谓制度构架,不过是人与人交流常态,以及资源管理调配种方式而已。
或许古今有异,但原因不在于古人短视,而是文化背景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和物质基础不同,脱离这些去谈论制度优越性,只不过是越辩越混沌,缘水捞月,劳神费心难有得。
而在金融和市场管理方面,古人认知也就未必逊于后世。比如管仲治齐,无论在什年代而言,都是z.府刺激经济、管理市场典范!后世许多打磨多年、引以为傲观点和方法,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先民早已经认识到并且熟练应用起来。
沈哲子手中这篇文章就是如此,对于货币替代品票据认知非常让人惊艳,或许其中许多观点尚存在些模糊,但也有许多地方都非常高明,甚至较之沈哲子援引后世理念粗,bao应用更能契合时下情况。
将这文章通览遍后,沈哲子又返回头去将其中些章节反复阅读咂摸深意。
除关于兑票论述外,这篇文章中关于时下南北形势认知也颇让沈哲子感到有趣,尤其针对于北地经营方略,更是沈哲子早先不曾听闻论点,虽然其中有些观点不乏脱离实际激情之语,但更多则是让沈哲子有不明觉厉之感。毕竟针对北地形势,沈哲子也只是多从旁人转述得知,并没有个身临其境真实认知。
阅读良久之后,沈哲子才将这文章放下,抬头问道:“此人名帖可在?”
任球见沈哲子罕有专注阅读,便知其对此文著者高看眼,闻言后便将名帖呈上去。
“京兆杜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