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抱拳道:“晚辈谨记!”
“去吧。”李东阳挥手道,他不想再说话,因为屁股疼得厉害。
王渊奇怪道:“阁老为何会选?”
李东阳笑道:“都说,最近二十年内,都不是改革好时机。朝政和天下,肯定会步步坏下去。等到足够坏,你差不多也该入阁,切都瓜熟蒂落,到时候再改革就没那大阻力。做官就需忍耐,忍到最后,你就赢。而你,十多岁就是翰林院学士,你有足够时间去忍。”
就是让当老乌龟呗。
李东阳又说:“别人都不行。比如你老师,他已经四十岁,再忍耐二十年,就是五六十岁。改革之臣需要活得久,否则肯定人亡政息。让你老师五六十岁改革,除非他能活到七八十岁,否则必将半途而废。”
王渊哭笑不得,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李东阳。
是,夺门之变,勋贵集团又起来!
这种起来并非表现于朝堂和军力上,而是表现在侵田敛财上。明朝土地兼并剧烈开端,就在夺门之变以后,勋贵靠着“从龙之功”疯狂请田,文官、太监、武将,甚至是皇帝也开始乱来。
他们理由还很正当,因为当时流民数百万,北方有无数土地抛荒,正好可以去占有这些无主之地——荒着多浪费啊。
口子旦打开,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朱见深能够稳定局势,已经算非常合格皇帝。但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直拖到现在,不改不行,有脑子*员都知道。
这位老先生苟大半辈子,做首辅都做不利索,还需要杨廷和帮忙掌控朝堂。那份改革方案,也是出自前首辅刘健,他这几年连敲边鼓都不敢,直把改革书藏在枕头里,现在又把改革重任托付给王渊。
你说他厉害吧,他又无能。
你说他无能吧,他又是最终赢家。
而且人家还“清廉”,比起其他首辅而言不算太贪。他确实也心系社稷,虽然自己不敢改革,却在离任之前选王渊。
李东阳又说:“靳贵是可信之人,杨清是可用之人,傅珪(礼部尚书)是可交之人。内阁和六部,就这三人,你须知道。切记,忍耐二十年!”
只不过嘛,碍于各种原因,有些人视而不见,有些人只选择性看见。
比如杨廷和,他也想改革,想让皇帝废除皇庄、皇店,想收回勋贵、太监手中大量田产,想裁减臃肿不堪锦衣卫,想整顿耗粮无数却又没有屁用京营。唯独,杨廷和不敢对文官集团下手。
杨清刚好相反,上来就对文官集团下手,居然从裁撤冗官开始搞,刚把话说出来就被堵回去。
皆不可取!
李东阳告诫道:“你现在还年轻,要耐住性子,四十岁之后再改革也不迟。如今最重要,是稳定局面,大明朝这间破房子经不起折腾。这份改革方案,送给你,希望你能时时自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