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顺手在草稿纸上写出下联:千古文章八大家。
这属于标准答案,你也可以写其他内容,但肯定没有这个下联贴切。
好简单题啊,可现场学童们,竟有大半在抓耳挠腮,他们估计连苏轼是谁都不知道——即便《三字经》里就有苏轼他爹事迹。
第二题:默写课文,考是《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那段,完整无错默写出来就能得分。
第三题:生财有大道。(破题即可)
王渊选个檐下座位,贵州气象复杂,避免突然下雨被淋湿。
等考生点名完毕,席书也把椅子搬进来,坐在堂前亲自督考。他对吏员说:“开始发卷!”
好嘛,席提学果然气派。
以前贵州城考县试,都把题目写在木板上,让考生用自带纸抄下来,这回连考卷都准备好。
考场里大概有近百位学童,拿到题目瞬间,顿时响起片哀嚎之声。
生用两天时间就能背诵。古代考生每日复习遍,三个月下来,就能对《大学》内容形成条件反射,你便是想忘都忘不掉!
真正可怕是《四书集注》,朱熹老先生害人不浅。
只能按照朱熹批注去理解四书,只能按照这种理解去作八股文,把读书人思想都给框死。就像沈师爷喜欢看杂书,考举人时候经常脱纲,不小心就跟朱熹批注相悖,连续考三次乡试都光荣落榜。
有时候朱熹突然脑抽,给出批注很刁钻,你也得跟着他脑抽才行。
王渊学《四书集注》就更痛苦,因为他有着现代人灵魂。他并不认同朱熹某些思想,却必须强迫自己背下来,而且还要拿这些内容去写八股文。
这种八股文属于“小题”,别说恶心人截搭题,它难度连普通题都不如,平时都用来给小孩子练手玩。
王渊略微思索,便在稿纸上写出破题内容:“善理财者,得其道而自裕焉。”
好,全部搞定,剩下就是抄在答题纸上。
果然要考八股,他们以前都是对对联、默写课文。
好在席书还留有余地,考虑到贵州学童情况,他共出三道题:对对联,写课文,作八股(只需破题)。
换成江南那边,谁考你对联啊,直接就是两篇完整八股文。
第题:对对联,上联是:门父子三词客。
早就被用烂上联,稍微有点文学常识,便知道讲是苏门三父子。
如此学习方式,王渊担心自己会被搞成精神分裂。
考场在贵州宣慰司学之内,从教室、过道至院坝,到处都摆着考桌。
席书对学童们很关照,居然把桌凳都准备好,放在过去必须自己携带。
这种情况很常见,由于某些州县太穷,桌椅都得考生自带。许多乡下来考生,只能在城里借用或租用,实在租借不到干净桌子,连卖肉案板都给搬进考场。
首《竹枝词》送给明清两朝广大考生:“国家考试太堂皇,多少书生坐大堂。油板扛来当试案,考完衣服油光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