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吃饭,非在这儿盯着,难道是怀疑会跟这些考生串通作弊吗?这让乾隆怎回答?说朕怀疑你?朕要是怀疑你,还能让你在这儿跟朕起盯着吗?说朕不怀疑你?朕不怀疑你,朕就不能在这儿接着盯着?朕就非得听你去吃饭?朕是皇上,朕想干啥轮得着你质疑吗?
最后,弘昼愣是把乾隆气得半天没说出话来。等事毕,弘昼回到家后才意识到,完蛋,说错话。于是,弘昼第二天早就直奔宫里,找哥哥乾隆请罪去。乾隆看见弘
昼自己对丧仪热情仍然很高。可宗室里几位叔叔大爷又太长寿,没机会练习,弘昼就开始在家里给自己办丧礼。而且弘昼对自己丧礼,从供品到明器再到相关礼仪,都要亲自把关。《清史稿·列传七·世宗诸子·和恭亲王弘昼》记载:
(和亲王)尝手订丧仪,坐庭际,使家人祭奠哀泣,岸然饮啖以为乐。
家人们在那儿哭,弘昼就坐在上边又吃又喝,还表示,嗯,这回办得可真不赖。
当然弘昼最后也算没白练习,老十二允祹丧礼就是由弘昼主持,这也算得上是种传承吧!
不过,弘昼也并非门心思就全扑在丧礼上。毕竟,尽管老十二只擅长送人,但老十六可是个多才多艺。早在雍正十三年十月,乾隆就安排弘昼去找老十六允禄,学习如何管理内务府。乃至于后来,从乾隆十五年(1750)开始,乾隆每次出去玩,他总是安排弘昼和老十六这叔侄二人搭伙总理京城事务。毕竟这二位很明显都是没有任何政治野心。
在跟老十六相处时间长之后,弘昼办事能力究竟能提高多少,这不好说,但他对吹拉弹唱喜爱程度是直线上升。前文有提及,允禄少时学过西方乐理,岁数大,还在内务府编过乐谱,而弘昼也有样学样,玩起琵琶。只可惜,可能是小时候老四管得严,弘昼没有童子功傍身,乃至于长大后再学,这水平就始终差点意思。当时弘昼请人来家里听自己弹琴,那场面,“客皆掩耳厌闻,而王乐此不疲。”
很明显,老实辈子弘昼,人到中年后,越来越放飞自。
乾隆在最开始还是很信任弘昼,比如在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当时突然想去盛京祭祖,结果刚好赶上科举殿试。乾隆就跟弘昼说:这次殿试你替盯着就完,朕先去祭祖。要知道,这殿试般是不淘汰人,它存在意义就是为给考生排序,然后披上层“天子门生”外衣。现在乾隆自己不监考,让弘昼盯着,这种信任非同般。
经历此回,弘昼就有点飘。在次八旗子弟内部殿试时,当时乾隆和弘昼在监考,可这拨考生答题太慢,饭点儿过都还没写完。弘昼就劝乾隆说,皇上您要不就先吃饭去吧。乾隆就说不用,再盯会儿。结果弘昼不知怎就鬼使神差地问句:
上疑吾买嘱士子耶?(《清史稿·列传七·世宗诸子·和恭亲王弘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