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章总”爱写诗,极大可能也是他老爹遗传。除写诗,在书法上老四也刻意模仿过康熙书法笔迹,还受到康熙褒奖。
除这些面子工程之外,老四对康熙布置任务也异常认真。康熙三十九年(1700),康熙带着老四和老十三去视察永定河治理工程,老四亲自下场检查,拔出木桩后发现木桩短小不堪,及时上报康熙,并要求当地返工。总之,老四凭借自己花样文章与踏实肯干,可算是点点地提升着自己在康熙心目中地位。
与此同时,老四还要争取自己同兄弟们之间处境相比不能过于尴尬,而这就需要加强和“八爷党”联系。康熙三十七年,老四与老八被封为贝勒,两个人分到府第是紧挨着。今天雍和宫,就是由当
这时期胤禛处境是比较尴尬,是因为在他12岁时,养母佟佳氏就过世;二是因为他生母乌雅氏心思又全在小儿子老十四胤禵身上,对老四是不怎关心,甚至父亲康熙对这阶段胤禛评价都是“幼年微觉喜怒不定”。而在兄弟之间,胤禛和太子胤礽间又爆发严重矛盾。们今天不要觉得满人兄弟打架不算什,要知道,在整个康熙朝有过文献记载,皇子中,老二胤礽就只打过老四个人,这在当时可以算得上相当轰动而耻辱事。所以,老四不消说长大是孤臣,他在少年时代应该就是相当孤独。有推测,老四此时应该和老八走得比较近,毕竟后者久负贤名。
老四不仅处境尴尬,作为满人皇子,他最大短板在于骑射功夫太差。康熙三十五年(1696),19岁胤禛随父亲康熙亲征噶尔丹。当时老四负责掌管正红旗大营,但应该只是挂名而已,因为在《清实录》中,们找不到任何关于老四功绩记载,因此老四军旅生涯大概率是毫无建树,否则不可能完全不写。
正因为如此,两年后,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大封皇子时,老大和老三都因功封王,而只比老三小岁老四只能和老五、老七、老八几位弟弟起受封为贝勒。甚至当时有人提议,要将皇子们集体封王。康熙还专门点出来,说道:
朕于阿哥等留心视之已久,四阿哥为人轻率,……朕意已决,尔等勿得再请。
这年老四21岁,生存状况极其尴尬,但胤禛之所以能取得夺嫡之战最终胜利,就在于他在逆境中也是锲而不舍。武功不行,那就文学来凑。老四毕竟年纪较大,康熙出门还是喜欢带年长些皇子起。于是,老四就努力发挥自己文学天赋,抓住切机会写诗赞扬父亲。比如,康熙带皇子们到塞外,老四就写诗赞美父亲:
人临塞北,万里息边烽。
又比如,康熙带皇子们去东北祭祖,老四就又写诗夸赞道:
盛典叨陪从,威仪百尔钦。
再比如,康熙去五台山朝佛,老四也跟着写诗道:
雄关不阻骖鸾客,胜地偏多应迹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