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宠爱,曹操曾多次对群臣称说,表示将来要传位给曹冲。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建安十三年(208),曹冲十三岁时,突然患重病。曹操想尽办法,多方医治,终未能将曹冲病治好。曹冲死后,曹操悲痛异常,曹丕前去劝慰,曹操却说:“这是不幸,却是你们大幸啊!”
说着又痛哭起来。曹操亲自为曹冲办后事,无不事事尽心。司空掾邴原女儿早亡,曹操想让她同曹冲合葬,但邴原认为生前不是配偶而死后合葬起,这样做不合礼仪,没有答应。曹操另聘甄氏亡女与曹冲合葬,并授给曹冲骑都尉印绶。十年后,又让曹冲弟弟宛侯曹据儿子曹琮奉冲之后,并封曹琮为邓侯。
曹冲死后曹操对曹丕说那句话,用意是极明白。曹丕对这句话用意也很清楚,因此他后来当皇帝,还不禁常常说:“家兄孝廉(即曹昂,曹昂二十岁时举孝廉),做皇帝自是他本分。如果仓舒还在,也不会有天下。”是,如果曹昂或曹冲还在,立嗣问题可能就不会像后来那样复杂。
二场或明或暗激烈争斗
曹冲死这年,曹操已经五十四岁。可是此后,他仍迟迟不立太子,即使是建安十八年(213)做魏公,建安二十年(216)做魏王之后仍然如此。曹操这样做出于什考虑呢?建安二十年(215)至建安二十二年(217)间,曹操曾下过道《诸儿令》,从中不难看出他用意:
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寿春面对孙权,汉中面对刘备,长安是关西重镇,所以曹操要派诸子前去镇守。但到底派谁去好,曹操并没有决定下来,他要是慈善、孝顺、有才能、品德好,又能服从命令人,也就是要德才兼备人。曹操特别强调,他说话是算数,不仅对部下不偏私,对诸子也不想有所偏爱。他将这些想法明示诸子,就是要让他们自己去努力争取,谁也别希望走捷径,从他这里得到特别照顾。可见,曹操在选拔人才时贯彻“唯才是举”方针,在对诸子安排和使用中也是贯彻执行这方针。他迟迟不肯立太子,其目显然也是为更好地贯彻执行这方针。
曹丕嫡长子身份,这对他争得太子地位是极为有利。曹丕也并不是个庸才,相反在其父教导下,在长期随军征战实践中,锻炼多方面才干。他五岁时,曹操就教他学习射箭,不久又教他击剑、骑马,八岁时就能骑在奔驰马上开弓放箭。与此同时,他又学会写诗作文。稍稍长成,又博通古今经传及诸子百家之书,成为个文武兼长人物。在政治上,随着年龄增长,在逐渐增长着才干,并逐渐走向成熟。在诸子中,曹操对他还是比较看重,给予政治名分常常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