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用漆上图案
皇帝最为信用、最有权势大臣才有资格充任,权位常在三公之上。武平侯是县侯。汉代侯爵承秦制共分二十个等级,功大者封个县,功小者封个乡或个亭。曹操最初袭费亭侯,只有个乡亭封地,在侯爵中等级最低,现在升为县侯,连升若干级。曹操因循旧例,接连上表表示谦让。其中《上书让增封》说:
无非常之功,而受非常之福,是用忧结。比章归闻,天慈无已,未即听许。臣虽不敏,犹知让不过三。所以仍布腹心,至于四五,上欲陛下爵不失实,下为臣身免于苟取。
“比章归闻”,谓接连递上奏章表述自己心情。“天慈”指皇帝恩惠。从“让不过三”“至于四五”等语来看,曹操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做做谦让样子。文辞虽仍极恭谨,但已无谦卑之色,流露出种自信矜持口吻,与上书让费亭侯时已有不同,表明曹操大权在握,已今非昔比。
曹操左右部属也得到封赏。荀彧被进升为侍中,代理尚书令。尚书令为尚书台长官。尚书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发文书小机关,自武帝以后地位日渐重要,成为朝廷行政事务总管,颇有实权。尚书台常由地位比尚书令更高*员加上“录尚书事”“领尚书事”头衔来加以总管,曹操这时实际上是将自己“录尚书事”职权部分地移交给荀彧。从此,曹操外出征伐时,朝廷中枢大政就交由荀彧来调度处理。献帝从这时起,就成为曹操手中傀儡。
自献帝西迁长安后,朝廷典章制度荡然无存,都许后才又慢慢重建起来。原泰山太守、因未完成接应曹操父亲曹嵩任务而逃到袁绍那里去应劭,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安元年(196),他删定律令为《汉仪》上奏。当年曹嵩被杀,严格说来应劭并无责任,他只不过到得晚点,看来曹操对这件事采取实事求是态度,并无追究责任意思,因此在建安二年(197)通过献帝任命应劭为袁绍军谋校尉。应劭又缀集所闻,著《汉官礼仪故事》上奏。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大都是依据应劭建议建立。
献帝东迁后,因几经波折,宫中食用困乏,曹操经常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献帝还在洛阳时,曹操就曾向他进献过缝帐二顶,丝线十斤,山阳郡所产甜梨二箱,椑枣(种青黑色枣)二箱。献帝都许后,曹操更是经常进献,其中有顺帝时赐给他祖父曹腾家藏器物,也有属下陆续搜寻到些宫中流失器物。仅《太平御览》《艺文类聚》等书极不完全记载,曹操进献器物就有:
盛四石铜器四只,盛五石铜器只;
皇帝用纯银粉铫(取粉用具)只,药杵臼具;
铜熨斗二枚;
皇帝用物件三十种,其中有用纯银雕刻三条带子镶在上面并漆上图案书桌张,用纯银做成三条带子镶在上面台砚个,圆砚大小各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