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2006年12月16日。米兰大广场被挤得水泄不通,从没见过这幅景象……
●你怎知道?
○那场演出也参与,在现场为观众提供免费问询服务。自作主张,想用这种方式向你表达感激之情。你听CD,年之后,你给打电话,你建议正规地学习作曲……说这些是因为知道,对你来说鼓励年轻人只是寻常事,但这也是你放射出光芒。
●收到CD很多,很多人向寻求建议,跟你样。尽量都听下,如果真有欣赏音乐,就拿起听筒,拨通电话。
有时候也会困惑,因为某种程度上,音乐这门专业不想推荐给任何人,也在某个时机跟你表达过同样意思。记得儿子安德烈跟说他想当作曲家时候,立刻告诉他:“安德烈,放弃吧。这行太难。苦学多年你却发现,自己不过刚入门而已。”真觉得这行很难,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找到自己位置,以此安身立命。
。然后,做到最好。
○这多年这多场音乐会,有没有引起争议,甚至效果不好演出?
●感觉最不对劲是2006年在米兰大广场那场。米兰大教堂正门前搭好舞台,和乐队在舞台上演奏几个小时。底下黑压压全是人,但是没有掌声。次都没有。
不是吹嘘自己,但是习惯接受热烈欢呼和鼓掌。而那次完全没有反应,鸦雀无声:观众席冷得像冰。
在绝对寂静里,指挥着自己乐队和合唱团,那种诡异感觉记得清清楚楚:人群在,就像不在样。两首曲子间隙处,甚至连星半点掌声都听不到。
当然可以打通电话,鼓励番,不过几分钟事,但是对于对方而言,若想做出实际成果,需要搭上生时间去追求。然而就算这样,就算音乐世界举步维艰,鼓励过这群人之中总会有那部分,他们会对音乐兴致不减、热情不灭,永远为音乐保存能量。有时候,他们也能成就番事业。所以觉得这通电话应该打。
怎会这样?难道他们不喜欢这场音乐会?有点恼火,当时真生气。对自己说:“等演出结束,次也不出来返场。他们不值得返场。要直接走。”
已经记不清楚,演出结束时候到底是哪种情绪更占上风,闷闷不乐还是愤愤不平?退到舞台侧幕后,把自己封闭在自己世界里。
这时,玛丽亚还有位音乐家起走过来。向他们倾吐整晚扫兴和失望。这俩人都笑,问道:“埃尼奥,你知不知道下雨?别看地面,顺着路灯光线看。”
这时候才意识到,那长时间,所有观众都身处滂沱大雨中。他们手上举着雨伞:所以没办法鼓掌。
回到舞台上,三次返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也许是职业生涯中最奇怪次演出。记得那是12月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