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深深吸几口气,尽量冷静下情绪,她突然想起什,问道:“永宁侯呢,他就眼睁睁地看着皇帝这胡闹,不劝劝皇帝?”
以前,皇帝想要恣意行事时候,永宁侯都会劝,他劝得动,劝不动皇帝另说,反正该劝时候,他都努力劝过。
这些,太后都是知道。
太后火气上来时,自然觉得永宁侯蛊惑君心,死不足惜,但是她冷静下来,她也知道真正错是在皇帝身上。当日,她就对皇帝说过,行事要记得分寸。皇帝嘴里答应得好好,结果呢,这就是皇帝所谓“朕知道朕是皇帝”?
就算永宁侯不知进退,行事间失分寸,只要皇帝心里还记得分寸,他就不会对卫家恩宠太过,就不会被永宁侯左右圣意,也不
皇帝说,哀家病得更严重,恐怕用不几日,就要去见先帝。”太后咬着牙,挤出这几个字。
“娘娘,奴婢马上派人去请陛下过来,您消消气,千万不要气坏自己身体。李昭仪父母已逝,兄弟不得力,她自个儿无子又无宠,她要为自己着想,但是其他娘娘碍于家族,碍于种种,恐怕不敢这为自己着想。”女官抚着太后胸口,努力安慰她。
皇帝要放人出宫,对于那些愿意出去女子来说,真是恩泽,她们或是再嫁,或是自己当家作主,比在宫律森严后宫苦熬日子不知道逍遥舒适多少倍。但是对于那些有野心成为未来储君之母女子来说,对于宫外许多想靠女子裙带上位人来说,绝对不是恩泽。
“现在人多,皇帝以利诱之,让她们自愿离宫,等到人少,皇帝又要用上其他手段。”皇帝心里那点小九九,太后难道还不清楚?
人多时候,皇帝派人利诱,诱得李昭仪自愿开这个头,后面就会有越来越多人跟上去,等到人少,被自愿,或者直接扫地出门,这种事皇帝肯定做得出来,所以太后开始就不想让皇帝得逞。
何况,旦留下来人少,不肯走那些人,就算最后她们与皇帝硬熬,熬到能够留下来,在这事上就完全落于下风,以后皇帝无论怎对待她们,都不会有人帮她们说话。
就算她们声称自己并非出于私心,而是自愿留在宫中为皇帝守身,就算有人看不过去,要对此事叽叽歪歪,皇帝也是能理直气壮反驳。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初皇帝就说,事情会变成这样,所以他开恩让她们离去,她们不肯蒙受圣恩,要意孤行,要逆着圣意行事,最后真成这样,全是自找。
这件事,本来是皇帝有私心,永宁侯回来,皇帝只想和永宁侯在起,嫌弃后宫中这些女子碍事,想要打发她们出去,但是被他左绕下,右绕下,最后必然要变成皇帝他最最圣明,是不肯承恩那些人心存私心,不知感恩,活该受苦。
这种始终让自己处在有理局面行事方法,当然也是太后教给皇帝,但是太后现在想想这些事,真气闷无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