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古代寺庙内部财务管理、中国妇女在明清时期佛教传播中作用或者传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这样议题(打个比方),完全可以脱离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兴起这核心议题而找到自己意义。其实不然。因为位学者之所以对这些议题感兴趣,之所以在研究中采取某特殊视角,都受制于其对由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兴起而带来人类新存在条件主动理解或被动感受。就好比在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缺乏自信时,中国学者普遍把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看作个比较负面存在,但是随着中国国力强盛以及西方社会主流价值衰落,不少学者对“差序格局”开始有完全不同理解。这改变势必会影响到其研究过程方方面面,包括问题意识、材料取舍、文本解读、对历史情景把握等等。可以这说,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产生和发展不但影响到当代社会方方面面,其产生各种正负面后果,以及带来不断加速社会变迁,还次次地改变着们对前现代和当代社会理解,乃至于笔者很难想象任何个有意义历史社会学议题能脱离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产生和发展带给们期望/欢快和不满/焦虑。总之,在“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产生、发展”这核心问题意识下,历史社会学研究议题可以非常之广。
读者可能还会问,既然今天对历史考察很难脱离“工业资本主义和民族国家产生、发展和后果”这核心议题,们是否还有必要专门强调这事实?笔者认为,就像历史学需要对“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这观点做出反复强调,历史社会学也很有必要反复强调自己核心问题意识,因为这会在经验层面上帮助们明确研究目,加强对各类现实问题敏锐度和关怀,在理论上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研究时所采取视角,以及所提出概念和理论背后隐含价值立场,同时反思这些视角、概念和理论又在多大程度上会给们对历史场景和当代社会理解带来双重偏差。
历史时间性和时间结构性
笔者在前文中强调历史社会学是门结合结构/机制叙事和事件/时间序列叙事,并且在经验和方法层面上探索这两类叙事之间关系学问。就其关系来说,这两者其实相生相随:当们强调时间/历史规律性时候,们其实也强调某些社会结构和相应机制重要性;如果们完全坚信某种线性史观,们其实也完全认可某种社会结构决定论。反之,当们越不相信时间/历史有规律,们同时也轻视社会结构/机制重要性,强调人类作为社会行动者能很好掌握和设计自己未来;如果们完全认可当今世界上些盛行观点,比如西方历史学家强调“每个历史都是自己历史”,或者味强调“转折点”、“分水岭”和“关键事件”对于时间/历史发展重要性话,那不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