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替算算,究竟该下船还是跟着船走?”仁受焦急地问道。
张半仙回到舱室,郑重地替仁受打卦。卦象显示,仁受该下船,回湖南乡下看望老父。既然天意如此,不妨遵从。
仁受回到舱室,匆匆对秋园说:“把东西都收拾好,船靠岸们就下去。”
船在大雾中等待三个小时,浓雾在阳光驱赶下总算
保姆专门侍奉他。尽管仁受百般孝敬,父亲还是想回老家。老人家天天哭,怕自己死在城里,说要死在乡下、要睡棺材、要埋在山上。仁受万般无奈,只得又写信请堂弟来把父亲接回老家,并让父亲寄住在堂弟家里,每月给堂弟三块大洋作为生活费。算算,老人家在南京只住八个月。
九三七年十二月,日军攻陷南京。
说起来真是不可思议。日军占领南京前,不时派军用飞机到城市上空侦察。虽然飞机飞得很低,但日军既没遭到防空炮火阻击,也没遭到军用飞机拦截,有时连防空警报都没响。更可笑是,些南京市民竟然在街上摆桌子,拿根长竹竿去戳飞机。
数月之后,南京大屠杀发生。
六
九三七年深秋,艘轮船停泊在汉口码头上等待靠岸。浓雾笼罩着宽阔江面,看不到江水和天空,也看不到不远处其他船只,天地之间只剩浓白雾。远方,小片浓雾深处闪烁着淡白光亮,那是太阳在照耀,可灼热锐利阳光亦穿不透浓雾。间或有汽笛鸣响,那声音孤单、凄清,如盲人般在雾中胡乱摸索、碰撞。
仁受、秋园和他们五岁儿子子恒正在这条船上,船将开往重庆。自十月国民z.府决定迁都重庆,将其作为战时陪都起,国民z.府大小*员便陆续撤往重庆,仁受也在其中。
仁受像头困兽,会儿到甲板上加入同仁对时局议论,会儿在舱室里心神不宁地踱来踱去。战事越打越艰难,这去就很难回头。他没有别牵挂,只想再看眼又当爹又当妈,将他把屎把尿拉扯大瞎眼老父。战事发展非人力所能控制,微弱个人就像段浮木,在时代滔天大浪里载沉载浮,不知会被浪头打往哪个驳岸。倘若这次见不到父亲,也许就永远见不到。此地离湘阴甚近,不如带妻儿下船,看眼老父亲再走……路上他都举棋不定、心事重重。
秋园忙着哄逗五岁小儿子恒,母子俩常常无知无觉地咯咯欢笑。秋园这年二十三岁,她北人南相,长得白皙、窈窕,身上那件深蓝底缀银色梅花缎子夹袍更衬得她面目清丽。自打结婚,仁受就是她天,她依他如父如兄。秋园想得很简单:仁受说去哪儿就去哪儿,仁受说怎办就怎办。
仁受看着秋园母子俩,愈发感到身上责任重大。时局如此混乱,下船恐怕前途未卜;可此番若不见老父面,今生或许再难相见……他在两种思绪中挣扎无果,索性出舱室,径直走到甲板上向位张姓同仁请教,此人素有“张半仙”之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