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现在春风得意、踌躇满志,那也许可以打开莎士比亚《麦克白》,它能让你认识到,不要过于留恋聚光灯下人生:“明天,明天,再个明天,天接着天地蹑步前进,直到最后秒钟时间;们所有昨天,不过替傻子们照亮到死亡土壤中去路。熄灭吧,熄灭吧,短促烛光!人生不过是个行走影子,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拙劣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个愚人所讲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点意义。”[80]
如果你被强烈使命感所驱使,甚至为使命不惜把他人作为工具,推荐你看戈尔丁另本著作《教堂尖塔》,这本书会让你反思:自强加使命是否只是种自欺骗?
当们越多地理解世界,们也就越多地理解自己。
在书籍中超越世界
如果书籍无法赋予们对抗黑暗力量,那,读书就毫无意义。小说《偷书贼》贯穿着灰色时代调性,但依然有很多令人温暖和感动之处。“二战”期间,犹太女孩莉赛尔在战火纷飞德国艰难生活,她忍不住地偷书,这些偷来书振奋她灵魂,给她活下去希望。在阅读过程中,时常想如果换作是,是否拥有汉斯家族勇气,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去藏匿个犹太人。虽然,小说中汉斯最后没有因为藏匿犹太人入狱,但现实中柯丽却
故事中获得教诲。这就是为什们读英国诗人约翰·多恩《丧钟为谁而鸣》时会感动: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孤岛,
每个人都是大地部分;
如果海流冲走团泥土,大陆就失去块,
如同失去个海岬,如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园;
任何人死都让受损,因为与人类息息相关;
因此,别去打听钟声为谁鸣响,它为你鸣响。[79]
无论是虚构作品还是非虚构作品,其实都是在探讨人类在不同情境中应当如何去选择。们个体虽然是独特,但是在人类总经验中,个体又并不独特。们经常说,每个人悲喜并不相通,从个体角度看也许是对,但是放在人类总经验中,这又并不准确。
每部伟大作品,都会让你更多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很喜欢威廉·戈尔丁《蝇王》,每次读都能再次洞悉内心深处幽暗,觉得自己比想象中更邪恶、更幽暗、更堕落。陀思妥耶夫斯基书籍会让你深刻地认识到人性复杂;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会让你反思科技与幸福。总之,每部伟大作品都是对你心灵追问,都在帮助你反思自、走出偏见,引发你思考那些自以为是观念是否真无懈可击。
如果你现在心向往成功,那推荐部让你感到扫兴书,巴尔扎克《驴皮记》。人世间有块驴皮能够实现你切愿望,但随着愿望实现,驴皮将会缩小,你生命也会缩短,你是否愿意接受这块驴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