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放到国外,俞锐多少还是有些惊讶:“这种工作强度,美国那边医生也能接受?”
“时间长当然不能接受,人也不是机器,这高强度高负荷工作,谁都受不,后来就有很多医生联名罢工,慢慢情况就好些。”
顾翌安推着购物车,俩人边走边闲闲地聊天。
“没办法,医疗资源到哪里都是稀缺,何况神经外科在外科
培养名神经外科医生,难度自然是比培养名其他外科医生要高得多。
外科之巅称号可不是瞎传,医学生毕业就得科室轮转,规培结束还有专培,没个七八年都不敢随便让他们主刀手术。
在这个科室,要天赋,也要时间。
像俞锐和顾翌安这样有天赋,那是极少数,大部分医学生都得靠时间堆砌经验,只有年复年不停地磨砺,才能逐渐成为名合格神外医生。
转头回来,俞锐又补句:“不过科里工作太忙,你休息阵子也挺好。”
,连称重付钱都得排长队。
但这份热闹带着独有烟火气,尤其忙碌天筋骨松散下来,跟着人潮往前走,周围就算再吵闹,人也是惬意。
俞锐站在购物架前挑选食材,顾翌安就推着购物车站在他旁边。
四周来往最多就是大爷大妈,还有带小孩儿父母,相比之下,他俩皆是身板正衬衣西裤,看起来实在有些格格不入。
随手拿起两袋青菜放进购物车,俞锐问句:“放哥是不是又去找你?”
“这个倒无所谓,”顾翌安说,“以前也习惯,在美国那边也样,工作不比国内轻松,周工作时长百多个小时也是常事。”
有人从身后推车过来,顾翌安侧过身,还拉俞锐把。
等人过去,顾翌安继续说:“以前刚去霍顿时候,凌晨三点起床,四点就得到医院,赶到病区把还在睡觉病人叫醒查房,查完房开早会,六点开始工作,到晚上十点才能下班。”
哪怕是天才,背后付出辛苦也样,甚至往往只会多不会少。
国内工作强度高那是没办法,顶尖医疗资源都比较集中,尤其是神外手术,普通人只认知名专家教授跟排名靠前那几家医院。
“他跟你说?”顾翌安习惯性拿起来看眼包装袋上日期,“他说肿瘤组这边,刘岑出国进修,脊柱组和功能组也去两个,现在科里人手不够,想问什时候调过去。”
俞锐“嗯”声,说:“们科直都比较缺人,前几年好几个老教授接连办退休,老师也没办法再接手术,年轻这波刚毕业,倒是也有几个好苗子可以培养,不过目前来看,科里现在能顶事儿太少,青黄不接,他比较着急。”
路过生鲜区,俞锐又往购物车里丢进两盒切好肉丁,然后继续往前走。
他俩个在前面扔,个在后面看,感觉日期不太对,或者不太健康凉性食物,顾翌安默不作声又给他放回去。
俞锐说那些,顾翌安自然也很清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