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事真是通百通,敖仲将军用兵中正,所以接待他举动也合乎礼法,要是言君玉也步步来,两人大概能耗到天亮还在寒暄。所以他索性单刀直入,劈开阵线是快,只是对方大军合围上来,也是死路条。他今天如果没有真正鸣惊人计策,也动摇不敖仲什。
兵法上感悟可以用在驭人上,怪不得东宫谋主要是全才,因为都是通百通。只是大部分人哪有这个精力能学这多呢,就算学,能融会贯通也是万中无。
他这话说,敖仲挥挥手,其他人都退下去,只留下褚文睿,他自己则在案边坐下来,示意言君玉向前。言君玉连忙跑过去,从怀里掏出卷东西来,在案上铺开。敖仲将军虽然沉稳,但也被勾起好奇,倾身过来。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言君玉脑中又冒出这句诗来,想起洛衡当
战,就用庙算。可惜庙算失传已久,敖将军虽然精通兵法四势,但麾下强将多,谋士少,兵法平实中正,不擅巧计,才会在南疆被拖五年之久,死在瘴气里士兵比死在战场中还多。”
言君玉不急不缓,缓缓道来。世人都以为战场上将军都老谋深算,其实很多出身平民将领,连字也不认得多少。就算像鄢珑这样出身左营,也不会潜心研究兵法。毕竟纸上谈兵,到战场上都是击即溃,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只听说过有人寒窗苦读,没听说有人苦读是兵法,能把六韬看完就不错。
不像圣人之言千载万代还能流传于世,兵法是最容易过时东西。春秋战车,汉代骠骑,唐代重甲,甲胄、兵器、阵法,这些东西时时刻刻全部在进步,同场战争中都可能因为新武器盔甲而使局势发生变化,要从书上学韬略这些大而化之东西还是可以,想直接上阵打仗,就太狂妄。
言君玉这番话似乎并未打动敖仲将军,倒是边褚文瑞笑道:“那依小侯爷看法,应当如何呢?”
“应当把南疆战交给年轻将领,请罗远侯为主将,袁弼为副将,敖将军自请守幽州。”
他这话说,满军帐都没人敢答言,罗远侯是鄢珑父亲,当年在南召受重伤,好不容易救回条命,已经是废人。他受伤就是因为作为先锋,深入埋伏,要是用作主将,就不会以身犯险。否则以他年纪资历,回来也是仅次于敖仲大将,连朝中局势都要为之变。
袁弼自不必说,就是成年卫孺,用兵又巧又急又快,不耐久战。最后句最致命,几乎是在说南疆这场大战从开始就错。
“小侯爷是来献策?”敖大将军不愧久经沙场,仍然沉得住气。
“是献策。众位将军不愿意退下话,也可以起来听。”
如果叶太傅在这,定会很惊讶,言君玉这话中某些语气,和叶璇玑当初逼迫他时有异曲同工之妙。年轻人学东西就是这样快,只要下场雨,就迅速冲破屋檐,长出新枝桠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