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四个月后,当那个强敌出现之时,切光环都将卸去,切伪装都将,bao露,所谓日本名将们,将解到自己真实水平,以及强大真正意义。
此时,被追到鸭绿江边朝鲜国王李昖却没有这个心思,他只知道,再被人追着打,就只能跳江,于是他连夜派出使者,向明朝提出个要求——渡江内附。
所谓渡江内附,说穿就是避难,不过李昖同志这次避难还是比较特殊,因为但凡避难,总有个期限,过段时间该回还得回,可这位兄弟似乎压根就没这个打算,面对前来拜见明朝使者,他十分激动,用句十分真诚话,表达他心声:
“与其死于贼手,毋宁死于父母之国!”
这觉悟,还真不是般高。
人物,被吹得神乎其神,几乎个个都是智勇双全,成为日本引以为豪骄傲,是日本战国时期形象代言人,至于战场上实际效果嘛……
但必须承认,这几位日本国内战争精英到朝鲜,确实表现出精英素质。
五月二十二日,日军先锋第军小西行长发起进攻,仅用两个小时即攻破釜山,路势如破竹,击破各路朝鲜军队,仅半月之后就打到汉城,第二军加藤清正,第三军黑田长政随即跟进,路打到平壤,把朝鲜国王赶到鸭绿江边。
之所以写得如此简略,不是偷懒,真是没办法,翻阅中日韩三国史料,这段时间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边倒。
总而言之,是朝鲜军不断地跑,日本军不断地追,甚至日军不追,朝鲜军也跑,汉城不守,平壤也不守,仗打成这个样子,要树立正面形象,那是相当难。
总之句话:过去,就不回来。
但后来事实充分说明,不是日军太坚强,只是朝军太软弱,建国二百多年,土匪都没怎打过,除自己折腾自己,搞点政治斗争,闲来无事啃啃人参,估计也就差不离。
而日军将领们威名也就此树立起来,在无数日本史料,如《日本外史》,日军参谋本部所编《日本战史》等系列记载中,日本将领们有如天神下凡,似乎谈笑风生之间,就运筹帷幄,破敌千里。
特别是第二军军长加藤清正,此人极其残忍,战场对垒不知所谓,未见有何高明,却十分喜爱杀害平民,屠城放火。史料上说他是威名远播,战绩丰厚,还取个外号“虎加藤”,如此之精神,可谓无耻。
当然,根据日本人条路走到黑性格,这种无耻精神绝不会丢,那两位在南京大屠杀里,拿着武士刀,比赛杀害手无寸铁平民小军官,被日本国内称为“百人斩”英雄,武士道精神典范,还曾回到日本(战后又被拉回中国毙),给小学生宣讲“光辉事迹”,受到热烈欢迎,而无数新无耻之辈就是这样炼成。
所谓建威朝鲜,不过是欺负弱小,所谓战功显赫,不过是屠杀百姓。隐藏在这切背后,只有四个字——欺软怕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