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谕令下来后,几乎所有人致认为,俞大猷再不会闹腾,也不会再多管闲事。
然而俞大猷收起谕令,叫来自己副手王崇古,对他下达道命令:准备出海,追击倭寇。不久之后,他舰队在老鹳嘴截获倭寇,并发动总攻,焚毁敌巨舰八艘,杀敌千余人。
这是次真正意义上冒险,并没有人要求俞大猷这样做,而根据以往经验,他打赢未必有功,打输却必定有过。对他而言,打这仗没有好处,只有吃亏。
但是他仍然这样做,他不怕吃亏。
这已经不是第次,自嘉靖十四年(1535)以来,这位仁兄在官场里吃无数闷亏,背无数黑锅,只是因为他爱管闲事,因为他忠于职守,因为他报效国家执着。
下,胡宗宪也只能保持沉默。
俞大猷这辈子过得实在不容易,总是遇上些莫名其妙事情,明明被赏识,居然不升官,明明打胜仗,居然被降职。
不要急,俞大侠,更莫名其妙事情还在后头。
被贬官俞大猷不喊冤,也不气馁,王江泾大捷之后不久,他作为苏松巡抚曹邦辅下属,参加浒墅战役,再次大破倭寇,按说事情到这里,也算圆满完结。
可是(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俞大猷人生中),不久后,闲不住俞大猷又参加胡宗宪追击战(即之前提到那次),虽然最终战败,但俞大猷在战斗中倾尽全力,表现十分英勇。
俞大猷就是这样个执着人,因为执着而伟大。
其实直以来遭受不公正待遇俞大猷并不孤独,因为有个人始终在注视着他,这个人就是胡宗宪。
通过几年观察,胡宗宪解并理解这个人,他相信此人正是他苦苦寻找理想人选,并将成为他得力助手。于是当嘉靖三十五年(1556),都督刘远因为作战不利被撤职后,胡宗宪通过赵文华关系,获得内阁支持,将俞大猷扶上浙江总兵官(大致相当于浙江军分区司令员)宝座。
这是胡宗宪找到第个关键人物。
但随着抗倭工作不断深入,胡宗宪发现,他精力和智商已经无法适应繁重而复杂事务,所以绝顶聪明胡宗宪,决定招聘个幕僚,而招
其实有时候,十分英勇也不是个好事。
战后,赵文华故伎重演,把责任推给曹邦辅,曹巡抚气得想撞墙,恨透赵文华和胡宗宪,但是严老太爷在中央呆着,他也不想去摸老虎屁股,于是怒之下,瞄准俞大猷。
曹巡抚在上书中大骂俞大猷,说他纵敌逃窜,之所以会下此黑手,只是因为俞大猷同志在跟随胡宗宪作战中过于英勇,曹邦辅据此认定,俞大侠必定是胡宗宪人。
这状告得相当黑,连皇帝都发怒,,bao跳如雷,免去俞大猷世袭百户,让他安分守己,否则砍头示众。
不计前嫌,就是张经人,恶整。十分英勇,就是胡宗宪人,还是恶整。俞大猷彻底郁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