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白眉和常万真挡住片刻,和师弟联手,先将那小道士除去,之后便按师弟说法子,各自认好对手,这便万无失。”
普真心中内疚,向普济道:“多谢师兄,有龙象般若囚星阵在,圆聪仇便可必报无疑。只是累得师兄损耗三年修为,师弟心中不安。”
普济微笑道:“师弟勿要不安。自从证菩萨果后,便已多年不曾出寺。菩萨果三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行舍智苦修八年,舍弃怖畏与取乐,对切行法而感中舍,由是生行舍智。可在观诸般前智时,却无法生欲界心,割不断前世诸生,生不起意门转向,成就不得随顺智,便进入不种姓智。前些时日领悟到,想要生起分隔前世与后世欲界心,便须随缘而生若干无常彼岸。接到师弟传音后,就知道,这是遇到第个无常彼岸,此彼岸即终果,名为无常,实为有常,静看无常,动看有常。损三年修为而抵彼岸,是有损还是有益?这应当就是遍作、近行与随顺意思。”
这番话看似是告诉普真不要为此内疚和不安,实际上却是借机对普真、宝瓶在佛法修为上进行指点,这等先行者体验和领悟最是宝贵,对于还未进入菩萨境普真和宝瓶来说,具有振聋发聩作用,实在是难得经验之谈。两僧当即呆立原地,各自苦思良久,然后合十敬礼:“多谢师兄指教。”
到此已经耽搁不少时辰,于是诸僧不再拖延,当即出山洞。
普济正要掷出金光如意时,却陡然愣住,不远处块巨石下,正有三人悠然闲坐。
以他们修为,竟不知这三人是何时出现在这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