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问题,解决方案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是偿还已有债务;二是遏制新增债务,改革滋生债务政治、经济环境。偿还已有债务
对债务人来说,偿债是个算术问题:或提高收入,或压缩支出,或变卖资产拆东补西。实在还不上,就只能违约,那债权人就要受损。最大债权人是银行,若出现大规模坏账,金融系统会受到冲击。
如果借来钱能用好,能变成优质资产、产生更高收入,那债务负担就不是问题。但如果投资失败或干脆借钱消费挥霍,那就没有新增收入,还债就得靠压缩支出:居民少吃少玩,企业裁员控费,z.府削减开支。但甲支出就是乙收入,甲不花钱乙就不挣钱,乙也得压缩支出。大家起勒紧裤腰带,整个经济就会收缩,大家收入起减少。若收入下降得比债务还快,债务负担就会不降反升。这个过程很痛苦,日子紧巴巴,东西没人买,物价普遍下跌,反而会加重实际债务负担,因为钱更值钱。如果抛售资产去还债,资产价格就下跌,银行抵押物价值就下降,风险上升,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以地方z.府为例。z.府借债搞土地开发和城市化,既能招商引资提高税收,又能抬高地价增加收入,举两得,债务负担似乎不是大问题。可旦经济下行,税收减少,土地卖不上价钱,诸多公共支出又难以压缩,债务负担就会加重,就不得不转让和盘活手里其他资产,比如国有企业。最近两年经济压力大,中央又收紧融资渠道,于是地方国企混改就加速。比如在2019年,珠海国资委转让部分格力电器股份,芜湖国资委也转让部分奇瑞汽车股份。
还债让债务人不好过,赖账让债权人不好过。所以偿债过程很痛苦,还有可能陷入经济衰退。相比之下,增发货币也能缓解债务负担,似乎还不那痛苦,因为没有明显利益受损方,实施起来阻力也小。增发货币方式大概有三类。第类是以增发货币来降低利率,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主流做法。低利率既能减少利息支出,也能刺激投资和消费,提振经济。若经济增长、实际收入增加,就可以减轻债务负担。就算实际收入不增加,增发货币也能维持稳定温和通货膨胀,随着物价上涨和时间推移,债务负担也会减轻,因为欠债慢慢也就不值钱。
第二类方式是“量化宽松”,即央行增发货币来买入各类资产,把货币注入经济,这是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主流做法。在危机中,很多人变卖资产偿债,资产市价大跌,连锁反应后果严重。央行出手买入这些资产,可以托住资产价格,同时为经济注入流动性,让大家有钱还债,缓解债务压力。从记账角度看,增发货币算央行负债,所以“量化宽松”不过是把其他部门负债转移到央行身上,央行自身资产负债规模会迅速膨胀。但只要这些债务以本国货币计价,理论上央行可以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