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码不能让赵国轻而易举得到燕国百姓承认。
明正帝发疯几个月后,也逐渐冷静下来。
他坐在皇位上,居高临下望着他臣子们。
这些人亲手将他推上皇位,却没人在乎他失去皇位时候,是不是连命都保不住。
他想活下去,不求像梁王那样仍旧手握大权,至少要像安平王那样,做个富贵闲人。
明正帝十分清楚,所谓孝帝弑父篡位,赵皇拨乱反正,都是赵国攻打燕国借口罢。
赵国越来越多奇货城,肉眼可见能带来巨大利益,连带着燕国都能凭借位置接近赵国第座奇货城,掌握数道关卡,从中获利。
燕臣未必肯承认他们与赵国同源。
否则当初永和帝刚称帝时候,这些燕臣也不会三天封讨逆书,恨不得将永和帝家谱翻出来,挨个骂过去。
就连在洛阳传承数百年宋氏,也没逃过燕臣墨水。
在燕国还占据上风时候,燕臣都是发自内心认为,赵国叛臣连与他们相提并论资格都没有。
与此同时,洛阳皇宫正被烛火照得与白日没什区别。
他们不仅为陈国突然冒出来,想要趁火打劫恼怒。
陈国对燕国出兵消息传到洛阳前,燕国北边金山关传来八百里急报,安静十多年突厥再次南下,已经对金山关围攻三日。
赫连将军携边军誓死守关,损失惨重。
如果没有援兵,金山关被突厥攻下只是时间问题。
就算赵国永和帝真想给庆帝报仇。
弑父篡位人是孝帝,与他有什关系?
如果赵国真不承认他帝名,将他当成普通燕国宗室,他日子反而会好过许多。
明明都在为自己考虑,明正帝与燕臣却阴差阳错达成共识。
在赵军打到洛阳城下之前,他们必须从赵国手中争取到主动权。
短短十四年过去,赵国蒸蒸日上,不仅陆续扩大领土,甚至能让西边部落和氏族心服口服为赵国做事。
赵国永和帝‘大可汗’之名,传遍西域三十六国。
反而当年坐拥两州之地燕国,陆续经历晚年失去雄心壮志庆帝,没有半点本事,只知道盯着赵国狂吠,死后还不忘在燕国脸上写个‘羞’字孝帝后,又迎来同样没有半点本事,甚至连身为帝王该做什都不知道明正帝。
燕国说是‘飞流直下三千尺’也不为过,再也不见当年北地霸主风采。
被赵国吞并已经是必然,燕臣们唯指望,唯有在燕国国破后,不至于就此回家养老,还能在朝堂效力,且不会被赵臣瞧不起。
收到这份八百里加急时候,正好是大朝会。
位于上首明正帝和下方燕臣们各怀心思,三句话离不开赵军和赵国永和帝。
不光是明正帝为自己未来发愁迷茫,燕臣们心中也不好过。
再怎与赵国同源,也没人想做战败俘臣。
事实上,如果不是赵国在短时间内快速壮大,接连拿下卫国和东梁并与西梁达成默契,成为九州国力最强盛国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