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清流书坊那几个大编修,说出来话就像百年老僵尸从棺材板底下发出叹息般,十分正确,就是股子霉烂味儿,那样言论吴紫皋也听多,什诲*诲盗,什坏人心术,听得他厌倦,便不再把自己小说给这些所谓“有识之士”看,给青楼里姑娘们看看,听听她们议论,都要比听这些玩意儿有用得多。
于是,吴紫皋给自己定下只说故事给烟花巷里人听规矩。
可是,却有个人,年纪不大,本事很大,硬是把他从用偏见对抗偏见自防御堡垒里架出来,用成年人方式给他勇气(钱),全力支持他出版《银鉴月》,虽然不赞同他保留孟浪部分,却也尊重他意愿。
只是为赚钱吗,还是为别目?
开始,吴紫皋确实疑惑阵,如果只是为挣钱,那宋凌霄眼光很好,胆子也很大,可是,当这本书被举报,被封禁,钱不仅没赚到还赔本,宋凌霄却丝毫没有对他产生怨怼,甚至在周围人都看不下去情况下,还坚持说,这合作还在继续,所以契书还做数,不能要回预付金。
背信弃义,什损人利己,什出卖合作伙伴,只要能保住自己利益,商人什事儿都能干得出来。
所以,吴紫皋很好奇,当他缺席时候,他那些盟友们会怎出卖他。所以,他去府衙大堂,混在人群里。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事情发生。
他听到席振聋发聩演说。
宋凌霄对于通俗小说理解,比他想象深刻,这本不该是宋凌霄这个年纪、这个阅历人该有洞察和思想,但是,宋凌霄句句鞭辟入里,切中肯綮,而且还能做到深入浅出,在其中插科打诨地说说自己亲身经历,以引发旁听者共鸣。
这话不是年轻人时冲动,吴紫皋在府衙大堂上就听到宋凌霄说过次,当时是梁庆在劝他,刚才,他又在楼梯口听到次,这次是苏老三在跟他吐苦水,书坊快经营不下去,你还要付给吴紫皋十万两预付吗?
两次,宋凌霄都肯定地说,当然,这个钱不能退。
吴紫皋知道,很多人在嘴巴上可以花里胡哨,但是动真格就不行,尤其是患难之时,最能见个人真心实意。
士为知己者死。在吴紫皋早已血冷多年内心中,忽然燃烧起捧新鲜火焰,烧得他肺腑里热乎乎,
真是……小瞧他啊。
虽然,宋凌霄想到这些,并没有超出吴紫皋对于通俗小说认识,但是,这已经非常让人惊讶。
而且,宋凌霄身上还有点,吴紫皋所不具备并且十分羡慕优点,就是他敢说。
他敢说。
经历过世人偏见磋磨,提到小说时面上不约而同流露出戏谑笑容,还有永远镌刻在话语体系里那句“小说者,小道之言也,其于大达亦远矣”,吴紫皋早就学乖,别人问起他在写什,他会在别人嘲笑他之前,先发表番自嘲言论,让别人无处置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