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比赛,余乐很难去判断孙毅此刻做出这个选择原因,他目光追着孙毅身影,看着他往第二街区滑去。
看这方向……毫无疑问,他要挑战“墙”!
作为这次比赛最特殊道具,“墙”存在感始终很强,而且毫无疑问,裁判都很希望选手行不行都去挑战下这个道具。
但到目前为止,已经比完8名选手,只有两名选手用最简单方式过“墙”。
如果要形容“简单方式”是什,首先就要说下第二街区设计。
孙毅是滑U型场,能够更好地借助这个道具加速,他滑到U形边缘顶端,再惯性落下时候,速度瞬间增加5迈以上,然后便朝着他挑战道具冲过去。
侧面上台。
没有技巧。
但在上台后有个【桥上跳】,从右前侧站立,变成左前侧站立,转眼间就来到平桥尾端。
放弃上桥技巧,是为在下桥做动作吗?
余乐出门,外面温度并不比屋里低,滑雪馆空间太大,保持雪面温度需要很大功率制冷,今日里又来那多观众,除下面五层,直到顶圈圈都站着人。
预赛时候余乐就发现,雪面感觉很不好,本该松软雪坡融化后结冰,脚感比较硬,滑在上面会有明显起伏感。
这样并不利于选手发挥。
所以余乐出去时候,就看见工作人员在平整赛道,尤其是跳台下面落地部分,尽量避免运动员落地失误可能导致受伤。
雪道没有整理好,比赛就不能开始,余乐站在孙毅身后不远,两人连个眼神上对视都没有。
在这个街区有三座桥,最左侧是最简单平桥,很短,只有三米长,很难在上面做太多技巧,选择这个桥选手就像是已经放弃在这个街区拿更高分数。
在最右侧道具相对难点,是个带着点梯形设计风格,上桥处大概有3米长,倾斜度在8°左右,这个部分结束,马上就是个半米长,倾斜度达到20度连接部分。如果滑下来,下半截就是角度与上半截完全平行三米平桥。整体难度比平桥高,又不如彩虹桥,是更多决赛选手喜欢挑战道具。但这个
余乐有见过孙毅完成过这套动作450度下桥。
现在可是决赛,孙毅要做吧?
这样想法刚刚出现,就看见孙毅保守地用个270°下桥,完成他第个街区挑战。
唔……是因为决赛更加谨慎?
还是因为初速度还有点不够?
等到出发点裁判手里对讲机响起来,孙毅这才侧过身看余乐眼。
滑雪镜挡住眼睛,本应该无法分清那张脸上神情,但就是孙毅抬头撩起下巴瞬间,余乐感受到对方挑战。
下秒,孙毅将头转过去,正滑下雪道。
初初速度不快,所以孙毅为加速,便朝着雪道旁滑出。
在靠近雪道边缘位置特意设置个半圆弧形,就是为让选手有个加速平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