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没见过他,也没有音讯,不知道他现在还活着吗。1959年,回到上海,大学没有毕业,又是叛徒女儿,没有家单位敢要。还有些人风言风语,说在莫斯科做不要脸事,是上海话所说“拉三”,你懂。
所以,你被分配进公交公司做售票员?
卡佳浅浅笑。你好聪明呢。坐在十三路电车上,每天从曹家渡到提篮桥,卖辈子车票。至于这栋房子嘛,就出生在这里,以前楼是客厅、餐厅和厨房,二楼是和父母卧室和书房,三楼是储藏室。六十年代,这套房子被许多人占据,度被扫地出门,暂住在单位宿舍。后来国家落实政策,把最破顶层还给。其余部分,永远不再属于。但不在乎,反正个人过,那大房子也没有意义。
你没有结过婚?
嗯,这没啥不起。
最初小说,贴到“榕树下”网站。不太在意外面真实生活,小说也多是内心写照,或是天马行空想象,大多跟历史有关。几乎每篇小说,都会事先拿给卡佳看眼。她总是又快又认真地看完短篇小说,而忐忑不安地等候在旁边,又为掩饰自己心情,随手拿出本《远大前程》或《青年近卫军》。她有时候说很好,有时候拍案叫绝,有时又会大骂狗屁不通。
她用红笔划出个段落,告诉要删掉其中三分之二——虚词、副词、形容词全部删除!不会损害你要表达意思,千万不要啰唆,不要追求语言上华丽,那些都是女人涂脂抹粉!要你看到张真正脸,哪怕是个像样老太婆,但这没关系!只要是真就可以,简单,直接,该有力量时候就爆发出来,个字胜过千言万语!对,你必须多读海明威。有朝日,当你开始写长篇小说,就会明白更多。
卡佳说这些话时候,镜片底下双眼,下子变得很年轻。
能给看看你年轻时候照片吗?
在莫斯科照片,当然有不少,还上过苏联杂志封面呢,作为中苏友好代表。不过回国以后,陆陆续续都被烧光。
为你电工格奥尔基?
闭嘴!
那次谈话后,写个短篇小说《绑架》。给卡佳看过,她点头说还可以,你去投稿参加个文学比赛吧。可不认识文学圈任何人,听说那些比赛和奖项都是要有关系,否则人家根本都不看你眼。她说没关系,哪怕
为什?
因为,有记忆啊——每道亮光,每片阴影,每个嘴角,每个眼神,每分钟每秒,全都在心里头清清楚楚,还需要照片吗?
卡佳,你是什时候回国?
1958年,最后天,莫斯科大雪纷飞,提前终止学业,坐上从莫斯科到北京国际列车。因为那年秋天,父母叛逃去香港,发表些反动言论,当然也受到牵连。他们后来又去美国,墓地还在旧金山呢,但次都没有去过。
格奥尔基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