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与万年县城。
而后梁山军并不急着攻打,李弥大已经在长安城内运作良久,但时机还未抵到。且许多攻城器材,仍旧需要时间从后方转运或就地取材赶制。
这关中之地,有最大不便就是运输。别看条渭水横贯东西,可这般有名渭水,那却是不能通航行船。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名载史册‘泛舟之役’,楚汉争霸时候,渭水更是维系汉军后勤粮草运输命脉。到汉唐时期,从洛阳转运长安粮草,每年兀不知有多少万石,数量大惊人。
可是从李唐中后期,渭水河运就如大唐江山样,江河日下,颓势不可挽回。
“大王,这渭水河运之衰败,原因有三。是水少,二是沙多,三是洪水期跟枯水期水量悬殊过大。”许贯忠就是活地图,对于关中也是如指掌。
此刻对陆谦说道:“西北本就干旱,渭水支流且少。而宋夏厮杀,许多地方没遇兵灾即是寸草不,更无有大树。以大王话说,植被遭遇破坏,水土流失重也,河水含沙量,沉积又沉积,河身当然愈变愈浅,沙滩淤塞,自然是阻碍航运。”
“再则,八百里秦川,生民居多,耕地广泛,皆需灌溉之水。这长安是久经建都之地,历朝历代巩固政权之首要因素,首先就要使首都粮食不致发生问题。如此,这关中地区农业生产,密切关系着京城粮食供应,这就使建都于此历朝帝王必为此积极关心。历史上关中水利开展相当早,且成绩斐然。秦开郑渠,溉田四万顷,汉开白渠,复溉四千五百余顷,单这两个渠就是四万四千五百余顷。其他小渠更是无法计算。此般多田亩灌溉自需用水,亦是消耗渭河及其支流水量大因果。”
而后许贯忠又对陆谦掉翻书袋,“王莽时大司马张戎就已指出,《汉书·沟洫志》载其言:今西方诸郡以至京师(长安)东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干燥,少水时也,故使河流迟,贮淤而稍浅,雨多水,bao至,则溢决……可各顺其性,毋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矣。”就是说,张戎指出关中农业灌溉用水使河道淤塞变浅,结果就容易造成溢决,对河道既有影响,航运必然要受限制,可是要用废除灌溉办法来解除水运及河道问题。但这自然是行不通。所以张戎建议自然未见实行。那王莽即便真是穿越者,也只怕是红小兵见识。为维护渭水通行,而减少都城周边耕地,太建议太惊悚。
“最后就是城市用水。汉、隋、唐都建都长安,古都中以长安历时最久,京城历来便为人口集中之地,再为帝王将相居住之所,为满足帝王宫苑与权豪贵族园林中池沼水源,为解决广大居民给水问题。汉长安城主要地把交、潏(泬)汇积到昆明池,昆明池下口分为三派引入城区,隋唐长安城则东引灞、浐,西引潏、交,也是分为三渠引入城中,这些水下流原都是流到渭河里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