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们没什面对这种事经验,他
但就在这时,却又有个穿着棕色马甲、带着方框眼镜男人走过来,问。
“请问,可以接受下们采访吗?”
对方说话很客气,但几个高中生还是愣下,目光下意识地寻找起领队。
他们之前并没有听说要接受两场采访,这个男记者出现是没商量过流程。
只是领队此刻并不在附近,而就在几个孩子愣神功夫,跟着男记者起来人已经打开摄像机,镜头对着他们脸直接开拍。
趁着开始前这段时间,已经有记者走过来。
场内记者并不算多。现在,会跑现场记者其实已经很少。多数媒体都在等着直接转发二手信息,KPI到手就完事,连现场都懒得去。
仿佛他们采编技术只剩下复制转发,文案撰写只会用句“源引自某某”。
这次随行也是家国字号媒体,记者姐姐人很年轻,在征询几个高中生同意之后,她才招呼摄像大哥,开始采访。
记者询问几个问题都很温和,诸如各位来自哪里、准备多久之类。
正顶尖学生就比不过,思维力和创造力与海外相比都远差大截。
甚至有些偏激留言,还总会把话题牵扯到国内盲目自大、人种优劣对比上,引发颇多争议。
不过这些甚嚣尘上舆论,并没有影响到真正参赛队员。
年轻队伍飞抵苏黎世,在短暂休整之后,为期九天国际最高赛事便正式开始。
虽然九天行程表看起来不算短,但其实,真正参赛日程相当紧张。
男记者没有报自己名号,身上也没什可以辨认身份标识,他和气地笑着,问。
“华国队已经连续四年没有拿过第,今年是带着四年期待来吗?”
四年?
不是三年吗?
这个问题既突然,又有些来者不善。尽管对方面色团和气,话里却仿佛还藏着深意。
只不过高中生们到底年纪小,对着镜头表达时也不太熟练,基本都是问句才答句,整个采访总共也没持续多长时间。
记者姐姐见高中生们心思都在比赛结果上,也体贴地没有多问,很快就结束采访,准备等颁奖结束后再准备稿子。
刚采访完,就有手机铃声响起来,记者接起电话,朝摄像大哥做个手势,就先朝门外走去。
摄像大哥则还留在原处,在礼堂内补拍些要用素材。
五个高中生重新坐在起,准备等待即将开始典礼。
这群高中生们不仅要适应完全陌生环境,还要克服翻译、心态等种种问题,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接连完成理论和实验多轮考核。
直到第五天下午,所有考试才正式结束。
整场赛事进入紧张评比环节。
第八天是颁奖时间,尽管颁奖典礼下午三点才开始,但不少队伍都已经早早到。
华国代表队五位高中生也提前来到礼堂,等待着最终成绩公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