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向陆珩,陆珩垂着眼帘,坦然地任皇帝打量。皇帝眉梢动下,眼中露出然之色。
原来如此,他就说为什前段时间陆珩暗暗压着傅家信,今日又推荐起傅霆州,原来目在这里。
陆珩抢女人抢得挺投入,现在还在戏里呢。张敬恭利用皇帝打压异己,皇帝想明白后气得不行,但如果是陆珩这种光明正大地算计政敌,强抢女人,皇帝就觉得可以接受。
酒色财气,人之常情。陆珩知道轻重,虽然打压傅家,但并没有耽误战局,该让步时还会让步。只不过会借助国家大事,满足些个人私欲。
皇帝想明白后,对陆珩反而更放心。越是能干臣子越不怕他有私心,如果是海瑞那种无欲无求、
在大同府期间和士兵同吃同宿,深受拥护,若派傅钺之孙傅霆州去,定能振奋大同军心,事半功倍。臣以为,这三人皆是良选。”
这三人有寒门有文臣有勋贵,覆盖武将三种来源,除傅霆州还没上过战场,另外两人军事能力都不错。皇帝心说陆珩可真是滑不溜手,皇帝随兴句问话都回答滴水不漏,将选择抛给皇帝做,他自己点责任都不担。
皇帝说:“曾铣现在山东巡抚,不能擅自调离。杨博倒是合适,但他因母丧归乡,现在还在丁忧。若傅钺还在,必然是此次主帅不二人选,可惜天妒良将。傅钺临终前上表,说孙子是他亲自带大,武艺、兵法、谋略皆是他亲手传授,若将来九镇有难,可派傅霆州解忧。傅钺和蒙古交手多年,对大同府知之甚深,他教出来继承人应当不会差。但是,傅霆州太年轻。”
就算傅钺教得再好,没实战过,谁知道傅霆州是不是纸上谈兵?皇帝这些日子左思右想,非要调话,能用武将是很多,但时机、人选都合适却没有。
大明边境这长,东北有女真,西北有蒙古,东南沿海有倭寇,西南诸部也不安稳,牵发而动全身,武将不能随便调走。京城赋闲武将中除去那些年老体衰、得过且过、狂妄自负,好苗子本来就没多少,傅霆州身份合适,但输在没有资历。
皇帝苦思冥想很久,如今已到必须做决定时候。陆珩听完皇帝话,已经明白皇帝倾向。
陆珩也早有预料,陆家就是军官世家,他能不知道朝堂中有哪些人可用吗?陆珩顺着皇帝意思说道:“卫霍立功之时亦不过二十岁,武官不比文臣,年纪并不妨碍。”
治国文臣越老越好,但边关武将却得上年轻。自古名将出少年,有些时候人老,战场上就生怯。
皇帝显然也是这想,顺坡下驴道:“可是,他没有领军经验,万年轻气盛,入别人陷阱怎办?”
陆珩说:“镇远侯没经验,但武定侯在军中纵横多年,手下有不少能人异士。听闻镇远侯不日将和永平侯三小姐喜结连理,等这桩婚事成,镇远侯就是武定侯外甥女婿。外甥女婿上战场,武定侯应当会派几个心腹随行提醒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