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四万万五千万人口大国,养兵每年中央地方开支亿两白银(中央财政收入八千万两,养兵开支即六千万以上,地方练军开支也有三四千万
粮饷,但是等于就已经是用朝廷财政养着帮废物。挂着绿营编制体系内提督,总兵,副将,没有个还在他们本任上面。举例来说吧,现在已经投靠徐凡聂士成,虽然挂着太原镇总兵衔头,这是他本衔。绿营兵制完备时候,他必然是坐镇太原任上,指挥统带太原镇带绿营兵,形成个可以作战单位。但是聂士成路过来,从来没有到过太原镇,也从来没有指挥过太原镇绿营兵卒,他从始至终,都统带是淮地,直隶等地招募训练练军!
没有军官团统帅绿营,自然也就不可能再有半点战斗能力,基本就是群散兵游勇,依附着各级地方z.府做点维持地方治安事儿——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反而是地方治安祸乱之源。
号称百万常备军,这七折八扣下,已经去掉快七十万废物。剩下二三十万,就是各地练军。日军制定甲午作战计划时候,也只是将练军作为真正作战对象。
其实近三十万兵力,也很不少。但是大清事儿,遭逢末世,什都会走样子。
这些练军,都是由各地实权督抚直接掌握,有地方富,有地方穷。穷督抚们,负担不起练军开销,也没有凭借练军以自固权位,形成北洋这样团体野心,更兼这些练军多是湘淮脉下来,几十年下来,督抚易人已多,和这些湘淮血脉练军已经没有关系,更没有维持下去必要,裁裁,减饷减饷,不少当年还可战练军,也就成和绿营差不多废物。
富,有能力,有野心地方督抚,还维持着定可战练军,提供给他们新式武器,给予西式操练,这样七折八扣下来。这样可战练军,举全国之力,不过十余万人!而且其中绝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北洋!
按照日本战前估计,北洋练军,全部实力不过十万人不到,装备训练都还算可观。大清这二十年,就是靠着这不足十万人,布防全国,紧急时候四下调遣作战。撑着大清门面!
后世评价,甲午之战就是李鸿章和日本战争,此言在很大程度上非虚。
战事开始以来,北洋精华嫡系,部在朝鲜,近三万人,部在辽南旅顺带,两万人。现在都已经灰飞烟灭,其他北洋各部,分散在北中国各地,甚至在广西新疆都有,时间哪里搜集得起来。勉强拼凑出宋庆支可以机动部队万余人,现在还调不上去。防备辽南日军南下,现在哪里找兵出来!
所谓新募练军,朝廷倒是再电谕各省加紧编练。不过是给地方找个借口开支厘金,海关,地丁等粮饷找个门路,各省新募诸营,有干脆就是存在在纸面上,就算拉起队伍出来,短短这点儿功夫,这些新募营头,哪里还派得上用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