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隐隐担心自己是否勤勉到会在旁人、在女人和年轻人眼中显得无趣地步。他在军区大院长大,大家相互认识,走路上学经过栋又栋家属楼,遇到位又位同事,他停下来,对每个人叫出姓氏准确叔叔阿姨。他不是那种会“不叫人”小孩。他也是不欺负人大人。孩子还活着时,他没有对孩子发过火,除次,孩子四五岁时吵着要听故事、扯着他衣角不肯睡觉、最终拽下床单裹住自己、滚到地板上耍赖那次,而就连那次他也没有打孩子。他也并非是对不睡觉发火,只是对胡搅蛮缠。他认为自己区分规训与惩罚,他不惩罚人,他只管束。生活应当由系列基于给定规则合约构成,沟通,谈判,让步,约定。
现在爸爸不那确定。他服从规范,讲道理,对人好。但他从不给乞丐钱。他是否对弱者缺乏同情心?不欺负人是另种隔离和冷漠吗?他相信原则和立场,区分外人与自己人,他清晰,是否因此他才受到这样惩罚,要把他降格成弱者,让他试试看无所有感受,或者生活无法从头来过滋味,让他在不惑之年学会突如其来。生活是由场场海难构成。有死火山,有活火山,有休眠火山,没有哪座肯与你谈判。他以前是否太残忍?但即便如此,降临在他身上是不是也未免残忍得过分?
年轻时爸爸相信人自完善必然通过步步自摧毁完成,这是他中学时代抄下来贴在书桌膛内侧格言。他督促自己改掉坏毛病,如果周六去游泳能游十八圈,周日就争取二十圈。他提醒自己根除惰性,少打游戏,再累也要泡脚。如今在所有这些事之后他似乎又完善些。但摧毁自己也罢,为什先去摧毁他孩子呢?到现在,对自身考古得到发掘结果后,再开始给乞丐钱,还来得及吗?意义在哪里?孩子已经死。倘若生活能给爸爸第二次机会,那会是什?
爸爸想抱住妈妈,又无法忍受看到妈妈。
*
事件发生之初,妈妈想从生活中逃走。之后新孩子可能性拴住她。她像从未有过孩子那样,买来育儿书,学习正确地对孩子说话。过去十几年里,潮流变得多剧烈啊。现在,需要母乳喂养,标准是越久越好,在孩子抛弃你之前,你不能抛弃它。众多女人因未能在产奶量竞赛中获奖陷入抑郁。在以前,妈妈养育孩子时候,吃奶粉是高级事情,至少不是什需要理由坏事情,她从进口超市买荷兰牌子奶粉喂给孩子作为最妥善安排。现在,对孩子说话有那多讲究,急事要慢慢地说,纠正生活和学习习惯要幽默地说,不确定事要谨慎地说。绝不能说伤害孩子话,不当孩子面谈论别人八卦,要容忍孩子错误。如果冤枉孩子,孩子就可能会终生处在痛苦之中。你要让孩子感到你稳重,可以信赖,始终善意,爱得毫无保留又毫无条件。孩子不是传承人,更不是出气筒。
她做错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