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破译”史上唯个污点。
老三这封信显然不能算作“情信”,因为通篇没有“她在丛中笑”,也没问句“愿意不愿意跟玩朋友”,更没有问“俩关系能不能比同志关系更进步”。对她称呼就是“静秋”,没有省掉姓氏,也没有加“亲爱”。落款倒是省掉“孙”,只剩下“建新”,读着有点肉麻麻,但还不算太肉麻麻,因为三个字名字省掉个姓还是比较普遍,大家平时也能这叫,但如果再省掉个字,那就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所以静秋认为这封信多半是个总结报告,有点像每次开会结束时唱那首《大海航行靠舵手》,只要听到这歌声响起,就知道会议接近尾声。
静秋想起很小时候,跟爸爸去个茶馆听人说书,说书人最喜欢就是把惊堂木拍,琅琅吟道:“花开两朵,各表枝。”可能老三也是用这种叙述法,他跟她那段只是分出来枝,他现在已经把这枝表完,所以就收个尾,然后回去表另枝去。
静秋决定不回信,写回信,就让黑字落在白纸上,即便是批判他信,他也可以拿去斩头去尾,断章取义,招摇撞骗。那个年代人,谁都知道“文字狱”可怕。
老三信要是被别人看见,可能不会当作“情信”来追查,但完全可以当反动言论来批判。什“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完全是阶级敌人妄想变天口气。还有什“生不逢时”、“你父母蒙受不白之冤”等等,都是不满现实社会,反动之极。如果被人看见,老三就完蛋,她作为窝藏和传播反动言论帮凶肯定也跟着完蛋。
这些年,抓“现行反g,m”抓得很紧,对不满现实反动言论都是坚决打击。八中有时也会出现“反标”(反动标语),只要出现,学校就笼罩在片恐慌气氛之中,人人自危。记得有次,静秋正在操场上打球,突然学校高音喇叭响起来,叫大家都到大操场集合,不许迟到。等大家都到大操场,几个穿公安制服人出现在操场前高台上,从扩音器里向大家宣布刚才在学校发现“反标”,然后把事情严重性强调遍,把写“反标”严重后果宣讲遍,就叫大家回到教室对笔迹。
这是静秋最怕事情,她总是拿着笔,呆呆地望着眼前刚发张白纸,胆战心惊,不敢下笔。如果自己笔迹刚好跟“反标”笔迹样怎办?像自己这样出身,那还讲得清楚吗?但你怎能担保你笔迹跟“反标”笔迹不样呢?天下笔迹相同人多是。那换种字体来写?但是如果换这种字体刚好跟“反标”字体样呢?那不是弄巧成拙?
静秋不知道“反标”具体内容,但从公安局人叫他们写东西可以推测出些来。那时多半是叫他们写“毛主席万岁”、“打倒×××”等等,所以她推测“反标”内容就是这里面字组合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