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神情复杂地看高贤宁眼,轻轻点点头。他虽然不太认可高贤宁观念,但不想多说,反而夸赞道:“高侍读有大功。”
高贤宁又淡然说道:“有明主,方有能臣。”
盛庸开口道:“王爷已经决策‘精兵以水路突进、前锋直逼京师’方略,这算是最快法子。”
李先生拱手道:“如今看来,王爷之决定、甚是英明!”
朱高煦道:“倒是没想到,长兄情急之下、还会来这手。不过兵贵神速,凡事能快则快,不然总可能有节外生枝事发生。就像眼下这事儿,他们只想给本王找不痛快!”
几个文武纷纷拜道:“王爷英明神武!”
朱高煦笑笑,摆手道:“好说,好说。”
因无法预料薛岩能查出甚;查出事,究竟对谁有利!”
李先生点头附和道:“王爷,下官以为贤宁言之有理。先帝,bao疾崩于宫中,太子及东宫党羽解释前因后果,当时除皇后懿旨之外,没有样东西能叫人信服。
现在局面、不管事实如何,只要咱们能进京,便可以很轻易地否认切。然后抓住当初皇宫内异状、疑点,重新阐述前因后果。
其中如何说法,主动权在,形势对王爷非常有利!而薛岩到底能查出甚、能公诸于众事,便是个难以预料变数。对咱们绝不是好事。”
朱高煦沉吟道:“有道理。”
他拍大腿,站起来道:“前锋连夜上船,明日开拔!这个年,不过。”
朱高煦走到门口,忽然站定转头道:“高侍读身份,最好先别告诉外人,军中多少有两个朝廷*细。”
众人拜道:“遵命!”
朱高煦看向高贤宁道:“你这在任职上、人便突然不见,山东家眷没事罢?”
高贤宁道:“与王爷天下大事相比,下官岂敢惜小家?”
高贤宁拜道:“王爷进京称极,只要两个法理。其,称颂先帝文治武功,且对大明朝廷及黎民百姓有大恩惠,承认‘靖难之役’合情理、合祖制;其二,尽大地否定当今伪帝、皇位之合法性。
如此来,汉王殿下作为先帝之次子,起兵有理;继承先帝大位便名正言顺,堪为正统。而薛岩做事,正在为王爷第二个情理、增加不确切之隐患。王爷宜尽快进京,制止此事!”
朱高煦听得频频点头。
刚起兵时候,朱高煦最大压力、是被武力消灭,不怎关注道理;而现在,双方武力对决几乎已经分出高低,他马上就要得到实际权力,于是想在道理上也占住,全都要!
这让他想起万恶资本主义下那些富人,积累资本时候根本不讲甚道德,旦有钱大多是想洗白、搞点好名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