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沉吟许久,便在纸上写上,殿前都点检李处耘,副都点检史彦超,殿前都指挥使杨彪……写完后又反复权衡思量番。他有时候思维很发散,在脑袋里各种臆测、猜测那些武将心态动机,以及寻思他们能利用资源,作出选择会面对风险等等东西。
或许,别人也在这样揣度自己罢?
郭绍暂且决定此事,又写上李筠名字。这厮也比较难处置,必须要往后看几步,事先做好怎应对准备。
郭绍想让大臣们上书谈谈主张和考虑,自己好参考下,又想到那密密麻麻没标点书面语,心道:还是见面,直接说话交流比较痛快。
都没改年号,直凑合着以前用;柴荣于显德元年登基,但显德是太祖改,否则柴荣应该是第二年才开始使用新年号。
按照柴宗训登基时规则,很多地方节度使得换个地方,改个军镇。目可能有二,第是检验地方节帅忠诚度,愿意听从新圣旨人,就表示认可新君;第二,新职位是新君给,那他们就在名义上受君主恩惠。
郭绍看着墙上纸条琢磨阵,翻开自己本子,写下最关键两件事。
中央最关键是殿前都点检这个位置,是不是要继续人当;地方上最关键是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处置。
殿前都点检……郭绍真还有点犹豫,历史上赵匡胤就是干这个职位篡位,自己也是从这个职位登基。在武夫横行时代,殿前都点检离皇位只有步之遥!
当然这最后步很难,要是柴荣没病死、皇城里呆着不是个小孩,无论赵匡胤还是郭绍,再干二十年殿前都点检不定敢走最后步、也没丰满羽翼机会。
(殿前都点检在几年前都没有职位,是最近这几年才设立,以前最高级实权武将是侍卫马步司都指挥使;柴荣整顿殿前司后,殿前司地位和重要性才超过侍卫马步司。)
但从另方面考虑,李处耘等人有拥立之功,在战场上也有战功,如果不再提步、反而取消殿前都点检这个职位。则显得皇帝小气,二则会让他们感觉皇帝有疑心和警惕心……郭绍当然有警惕心,但不想表现出来。对禁军大将封爵是不用,因为从来没有禁军武将封王封侯事,给他们王侯爵位就得离开禁军军职;现在郭绍还没打算停止战争,不想外放些能打又比较忠诚嫡系武将。
郭绍伸手在脑门上摩挲好会儿。
又想:其实就算不设殿前都点检,自己已经称帝离开殿前司,殿前司最高武将就是都指挥使。只不过是名分不样,权力和位置根本就差不多。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