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说到攻城,皇帝便会想起经常声不吭郭绍。郭绍忙上前拜道:“臣在。”
柴荣问道:“你几时能下幽州?”
郭绍硬着头皮道:“臣派过细作伪装商贾到幽州打探情况,幽州设有南院兵马总管,南院常备契丹骑兵万八千、奚兵步骑不详。以臣手下人马,恐难围城……就算炸破城墙,也得要个月左右;必须先四处挖地道寻找合适爆炸点。因为有些地方、地下渗水,是没法放置火药。”
他忍不住还是进忠言:“要围攻幽州,须得把步军精锐也调上来,在城外修几层工事,以大军围定。”
柴荣考虑良久,决定在城南扎营,暂不进攻幽州城。他也没下旨把后续诸路步军精锐调上来。
说道:“史彦超报,辽军已经到居庸关、得胜口附近(幽州城西北面)。”
柴荣这时便开口道:“诸位以为如何进兵,先说来听听。”
众将面面相觑,柴荣点名张永德道:“张将军,你与朕说说。”
张永德上前步,弯腰拜道:“辽军大军既已出征,必救幽州。臣有话不知……大周既已尽占拒马河南岸数州十七县,已是师出有功,当下不必急进幽州,可徐图之……”
“劝朕退兵话便不必说。”柴荣断然道。
看得出来,柴荣和赵匡胤在进攻幽州战略上看法比较致,都是把重点放在辽国援兵上,寻机野战歼敌。
郭绍多次参加朝廷高级别议事,大概已经摸清柴荣等诸将用兵思路:般不会寄希望于计谋,都是想找个机会摆开对干。
但是对拼时候总有些外界条件影响胜负,地形、士气、体力、人数之类,于是所谓战术便是尽量把外部条件引向有利于己方……最后还是对拼实力。
目前周军精锐屯兵不进,便是觉得兵临城下条件对己方不利。
就在这时,赵匡胤站出来说道:“辽军既已到幽州西北,为何不径直来救幽州城?可能是故意诱大军至城下,诱敌深入之计。今辽人援兵已到,朝大军不如先在南边观望,等待辽军主力南下,然后伺机决战。”
几个武将顿时附和赵匡胤计策,不愿意深入幽州城下。
王朴也道:“兵临城下后,朝便要分兵围城、分散兵力,若是能等辽军南下,能免去后顾之忧。”
又有人道:“辽军远道增援,初到幽州,此时不攻;他们也不会轻易南下,必要拖延休整。现在进逼幽州城,可迫使辽人急战。若辽军仍旧退保得胜口关隘,朝便可趁机攻城;旦进占幽州城,便有立足之地。”
“郭绍,郭绍何在?”柴荣忽然喊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