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南宣德楼,登上几层高城楼,观看元宵节盛况。[31]郊祀祭天仪式每三年举行次,宣德楼也是个观看筹备工作好去处。为准备祭天所需七头大象、驯象师和乐师,会提前演练祭天仪式,即使这时也吸引大批人群前来观看。[32]精明商人在集聚人群中出售大象图片,还有用木头或陶瓷制作大象模型。
在郊祀祭天当日,也有不少场面值得观看。大约两万人在大庆殿宽敞庭院里列队站立。为按时完成准备工作,名太史局*员站在鼓楼上观测刻漏,每小时奏报次。队中不同身份人穿着色彩鲜艳各类服装,好让观者区分宦官、*员与卫兵。文官穿着红色朝袍,从官帽样式可以分辨出各自官职。作为皇子,徽宗佩戴顶九旒冕,级别最高大臣也佩戴同样帽子,但级别较低*员帽子上旒数量会比较少,最少只有两条。(参见彩图二)
队伍中举着旗、旌和幡同样色彩斑斓,还有绘有风、雨、雷、电、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白鸟及凤凰图案三角旗。行进队伍在三更时分就要离开皇宫。在徽宗十岁那年,著名大臣苏轼担任卤簿使导驾,负责郊祀列队行进。苏轼上奏,在仪式举行到半时,有十余辆后妃乘坐红色伞盖车跟在皇家郊祀队伍后面,争道抢行。在苏轼看来,妇女不应当参与这类祭祀典礼。后妃中道迎谒已经成为种惯例,本来就够糟糕,又在祭祀完成之前出现在祭祀仪式队列中,简直让人难以接受。据说哲宗读奏章后,派人将奏章呈递给高太皇太后,自那之后,仪式过程变得庄严肃穆多。[33]
徽宗童年时参加所有庆典中,最令人感到欢快就是哲宗婚礼。英宗与神宗登基时已经结婚,因此,自仁宗在1024年结婚之后,皇宫中已经近七十年没有见证过全套皇家婚礼。高太后开始提前为哲宗大婚做充分规划。她从适合人家中挑选出百多名女孩,将她们带进宫,最后选中名姓孟女子,认为只有她配得上皇后称号。[34]1090年,哲宗十三岁时,高太后宣谕数名王公大臣研究皇室大婚礼仪先例,并预备详细仪式步骤。
1092年四月,哲宗十五岁半,皇宫为他举行六天多婚礼仪式。第天,徽宗与其他皇子随同皇室宗亲、王公大臣,身着红色朝服,齐聚文德殿,按照古代婚礼步骤,实施“纳采”与“问名”等礼仪。四天后,在其他准备仪式完成之后,奉迎使前去迎娶新娘。奉迎使返回时,*员们再次身穿红色朝袍前去迎接。些*员列班于宣德楼外,在奉迎新娘后与举办婚礼大典间歇,他们要在那里依仪式行礼。在专门准备殿堂内,孟氏父母依照传统礼仪辞令与她话别。随后,孟氏被迎入皇宫,路上有时坐轿子,有时乘马车。每座殿门都有*员和宗室列队迎接,最后皇后来到福宁殿。哲宗身穿庄严正式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