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啦,并没有打算违背自己,可是既然有许多人抛出橄榄枝,也就从善如流地陪着他们谈谈啰!其中甚至有人捧着金额高达数十亿日元制作费要让拍电影呢!像《加尔姆战记》⑪就是如此。当时以七十亿日元制作费开始这个企划案,但是三年过去,却没做出任何东西来。
也因为上述经验,让深刻地思考到自己该以怎样标准
两三亿日元,而地点换到好莱坞,其实也就是将经费提高到五六十亿日元,或有时提高到百亿日元罢。如果能以如此庞大经费来制作电影,当然也会想要试,不过若因此把在好莱坞拍电影当成目标那可就没什意义。
这与在奥运会赛场上夺取金牌意义完全不同。确,对运动员来说,在奥运会夺金,乃至于刷新世界纪录会是他们目标。但是换成位电影导演,是否获颁好莱坞最佳导演奖,与他是否实现身为导演目标全然无关。
即便是获颁金棕榈奖⑤、奥斯卡金像奖⑥,之后是否还能继续拍“自己电影”将会是个问题。虽然没有仔细统计过,但是想那些受奖人当中大约有七成都销声匿迹吧。
比如以流星之姿横空现世,因《性、谎言和录像带》⑦片获颁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史蒂文·索德伯格⑧,在那之后也转任制片人,并成为全好莱坞最会赚钱人之。但是为什他非得要接拍《十罗汉》⑨不可呢?那根本不可能会是他想拍电影啊!
对来说,所谓“导演胜利条件”若是要为赚钱而勉强自己去拍些符合好莱坞口味电影,就没有任何意义。在本书当中将会大量提到这方面内容。
曾经,被外界称作“小众帝王”,譬如在执导《天使之卵》⑩时期,完全没有必要去思考何谓“导演胜利条件”。但是当执导《攻壳机动队》于美国《公告牌》杂志夺下录像带排行榜第之后,可说是举世哗然,也开始会有许多人跑来找,跟谈许多事情。生活因此大大改变,开始飘散着股纸醉金迷味道。
虽说如此,在做东西本身还是没有任何改变。自那时起,开始会去思考,自己身为介导演最为重要事情是什?什又是导演胜利条件?等等。
世人所谓“胜败”皆为虚幻
而也开始觉得,拍摄部电影就像是发动场战争。之后约十五年间,都会在拍摄电影时思索“有需要准备战略储备”、该从哪里开始发动攻势、攻势极限、后勤该如何运作等方面。
换成是过去,甚至不需要思考这些方面。因为世人已经为贴上小众标签。而在那世人为贴上标签倏然改变时,心中不由得产生丝冲突,或说是股违和感。但也因此作为契机,让产生“再不认真考虑这方面,真会完蛋啊!”想法。即便不会真完蛋大吉,想还是会被逼着从事并非自己本意工作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