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上述情形大概意味着,那是在没有20世纪大型水利工程所能提供那种灌溉下所能达到最大耕种面积。即使在这地区,栽种成本都迅速攀升,以致只有在1864年棉价达到史上最高时,埃及棉才有利润可言;而在那种价格下(甚至在1862年更低价格下),原棉价格其实比粗纱还高。
此外,巴西、西非、昆士兰、缅甸也是前景看好棉花替代产地,但在促进这些地方输出棉花上,英国付出心血较少,因而即使棉价,bao涨,这些地方仍几无产量可言。因此,尽管美国棉花输出只中断三年(北军到1862年中期才能有效封锁南方棉花输出,而南北战争在1865年结束),英国棉花消耗量在1861—1862年却下跌55%。相较于羊毛价格,棉价在1860—1864年增长两倍多。纺织厂雇用工人,在1862年少约半,总工时掉将近八成。许多商行破产。
英国人为防范棉花供应中断,付出那大心血,成效为何这差?这有部分得归因于美国在棉花业影响力庞大:美国生产棉花不可能永远隔绝于世界市场之外,因而,叫其他地方投下原本不需投下大笔固定投资(例如灌溉设施上投资),以改种棉花,根本不明智。还有部分得归因于许多小农,对于更倚赖市场存有相当疑虑:由于有些地方有运输设施和经销机构,农民开始担心靠棉花所赚钱,未必能确保他们买到谷物。与此同时,英国人推广棉花栽种强势作为,有时激起反弹。在印度,英国人所选定开垦以种植棉花土地,有许多是森林,森林骤然消失往往激起民怨。为获取更多棉花,英国人在印度如火如荼扩建铁路网,而1857年印度反英,bao动(20世纪前最严重危及英国在南亚次大陆统治地位事件),扩建铁路就是其大肇因。
最后,19世纪工业看似已臻现代,其实仍属自然界部分。英国富强让它能想办法增加棉花生产;英国科学却仍无法造出人造纤维,也无法快速生产能在新地方长出棉花种子,或生产能长出较长纤维棉花以符合纺纱机需要种子,以取代世界上许多地区短纤维棉花。
新问世杂种种子和能长距离抽水廉价动力,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但这要到20世纪才出现。中国、印度许多地方棉花种植因此改观,并使加州、亚利桑那州变得可以种植棉花(如果棉花栽种和随之而来奴隶制,在1850年代就已扩散到美国西南部,南北战争导火线可能大不相同)。那些新品种棉花,乃是埃及棉花贸易兴盛时期所流出之埃及棉花后代:个看似以失败收场插曲所衍生出迟来产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