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勉强,如果再平静些,就能变得更健康”,或是“只要继续观照自己呼吸,什都不做,最后就能开悟,成为全世界最聪明、最快乐人”。接着这种故事就开始扩大,变得不仅要从自己执着中解放自己,还想说服别人也跟着做。自己接受生命没有意义之后,开始觉得这个概念实在太重要,于是有些事情就变得很有意义,比如要把这个概念告诉其他人,要与不相信这个概念人争论,要好好教教那些怀疑人,要捐钱修建寺庙。如此来,连“没有故事”都很容易成另个故事。
佛教历史就有许多例子,让们看到就算这些人相信虚无短暂、知道该放下执着,还是可能争吵着该怎治理国家、某座建筑物该归谁所有,甚至只是争吵某个字是什意思。如果你相信有个永恒神,而为他荣耀,你与他人展开斗争,这件事虽然不幸,却不难理解;然而,如果你相信切都是虚无,却又因此和他人展开斗争,这就实在太奇怪——但这对人性来说也实属正常。
18世纪时,缅甸和邻国暹罗王朝都以自己对佛陀忠诚为荣,也都以保护佛教信仰取得其正统性。两国国王都会捐助寺庙,修建佛塔,每周听高僧讲经及告诫他们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尽管如此,两国仍然激烈对立。1767年4月7日,缅甸国王辛标信(Hsinbyushin)军队经过漫长围城,终于攻下暹罗首都,残杀百姓、**掳掠,很有可能也在各处醉酒狂欢番。接着,他们放火烧毁大半个首都,宫殿、寺庙和佛塔都未能幸免,再掳回几千名奴隶,带走大量黄金宝石,扬长归国。
并不是说辛标信轻视自己佛教信仰。这场大胜7年之后,辛标信还沿着伊洛瓦底江出巡,沿途参拜各个重要佛塔寺庙,祈求庇佑军队赢得更多胜利。而辛标信抵达仰光后,更是重建并扩建全缅甸最神圣建筑物:大金寺(ShwedagonPagoda)。接着,他用与自己同重黄金为扩建大金寺贴上金箔,并在佛塔顶端再加座金色尖顶,镶嵌宝石(可能是从暹罗掠夺而来)。他也利用这个场合,处决从勃固(Pegu)王国俘虏来国王两兄弟和儿子。
20世纪30年代日本甚至还异想天开,将佛教教义与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全部结合起来。日本激进佛教思想家如井上日召、北辉、田中智学等人认为,想让人不再执着于利己,就该让人完全把自己奉献给天皇,斩除所有个人思想,并对国家完全忠诚。这种想法催生许多超民族主义组织,其中还出现个有军方支持狂热团体,意图以暗杀活动推翻日本保守政治系统,遭暗杀名单包括前财务大臣、三井财阀总负责人,最后还包括当时内阁总理大臣犬养毅。这切让日本加速向军事独裁迈进。等到日本正式开战,佛教僧侣和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