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到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国际形势出现大变化:以齐国为首“东方反晋联盟”,和晋国正式开战。起因是晋国内战:赵简子为首,智、韩、魏三家站在赵氏这边;另派是中行氏和范氏,两派正式刀兵相见。赵简子这派实力强,掌控着晋君和晋国政权,中行氏和范氏就成反叛者,只占据晋、卫交界处几座城池。
“东方反晋联盟”立刻支持范氏、中行氏,因为齐鲁卫郑诸国都对赵简子不满。齐、鲁、卫联军开进战区,帮助反叛者对赵简子作战,鲁定公甚至
,就是不能为钱做违心事儿。
三桓是最大既得利益者,对他们来说搞政治就是结党营私,最恨洁身自好假清高,脚踩两只船骑墙派——们费这大力气,把你从个穷书生、半冒牌小贵族,提拔到权力中心,就是让你来卖命,这叫攻守同盟、利益共同体。你不愿趟浑水冒风险,口口声声不当官就教书去,们总不能跟你样吧?
孔子跟鲁定公那番模棱两可表态,最不讨好。那番话鲁定公不满意,传到三桓耳朵里,他们还是不高兴。他们觉得孔子跟鲁定公关系很危险,保不定就是下个阳虎。
孔子这人不是职业官僚,他太少从个人利益角度考虑问题,当官就想推行他那套理想化“道”。如果他换个思路,只关心自己利益,结局可能就完全不样。比如,他可以心趋奉三桓,特别是为首季氏,拿自己那点学术吹捧季氏,论证诸侯国内首席贵族才是周礼真正代表,反正有周公可以作先例;同时把老婆换掉,从季氏家族里迎娶位新夫人,他是异姓大夫,正好有结亲通婚便利。这样他官位就会很稳当,还有可能获得块世袭封邑,成为货真价实世袭大夫。
如果他注意打探鲁定公动向,及时向三桓打小报告,甚至引诱鲁定公做出反三桓盲动,同时把消息报告给三桓,就能重演次当年鲁昭公内战,他会更受三桓家族青睐,甚至可能让孔家成为鲁国第四世袭家族。
不要觉得这太荒诞,中国历史上历次宫廷政变,都有这种不计后果、试图本万利搅屎棍角色活跃其间,离孔子最近就是鲁庄公那次内战。这当然是火中取栗,有风险,在内战里可能断送自己性命,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是成正比。
但孔子从来没有想过用这套方法混官场,他有底线,追求不是世俗意义上成功。
被冷处理
从政生涯到此时,孔子颇有些意兴阑珊。
孔子从政之前,学术声望已经很高,举国上下期望值也大,觉得他出来当官,鲁国肯定能有番新气象。可实际上,孔子解决不鲁国最大难题:三桓专权。当初孔子从政时,季桓子、叔孙武叔上台不久,资历尚浅,孟懿子人独立难支,需要个社会声望高人来帮助维持局面,过渡下。现在季桓子等已经羽翼丰满,不需要孔子做点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