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来,很多战争技巧六指便都可以娴熟地利用,比如声东击西之类手段。
这次诱使魏军列阵筑垒地方,并不是六指真正想要突破地方。
他现在兵力充足,时间足够,而且正值济水枯水期,六指知道就算是强攻强渡魏军也守不住,但他还是不想流太多义师血
可沿河筑垒也是魏军此时最好选择,因为墨家展示出强大攻城能力,使得据城而守想法早已被抛弃。
济水之南营地内,旌旗招展。
六指看着地图,和身边人感慨道:“跟着巨子这久,现在终于可以打几场以多对少仗。”
众人都笑,均想确如此。
二十年发展,在砀山攻城战中墨家才算是第次能够在全局兵力上超过对方。
在正是济水枯水期,济水是距离泗上北侧最近条河流,水文特征早已掌握。
工兵们接到命令,是要搭建起来几座浮桥。
浮桥这种东西诸夏早已出现,上溯到文王时候,就有“造舟为梁”之语,梁即为桥。
这次墨家算是集结整个泗上所有“技术兵种”,近乎大半炮兵、大半工兵都要参与到这次对魏韩“膺惩”之战中。
对面魏军选择沿河列阵,几座之前建造桥梁也不敢焚烧,因为旦焚烧要担上“战争罪”名声,墨家早已表示这样罪行会签发诛不义令,当地贵族大夫不敢冒险。
这次更是集中主力,更没有任何后勤压力,大半数铜炮都几种到这里,些没有参加过砀山围城战军官第次感受到这种军力碾压快感。
他们些人参加过当年墨越泗上霸权之争,更多人参加过当年齐墨战争,然而当年墨家军队人数总是少数。
战争胜利根本,就是通过调动使得在局部地区以多打少,兵力越少,需要将领调动和士卒机动地方就越多。
现在济水对面有万五魏国农兵,根本不是魏国精锐。
而墨家这边,则有三万步兵、三千正规武骑士,以及数量庞大工兵和炮兵,以及在战前就已经明确表示过“火药随便用、多用火药少流血”命令。
而在济水以南,这里是墨家经营二十年地方,后勤补给充足不说,因为这里特殊经济地位,道路交通也算是天下之最。
天下之中陶邑、天下手工业最发达泗上,联通北方重要通道,以及大量逃亡人口转化劳动力,都使得墨家可以在内线作战中集结支魏军所难以想象巨大后勤压力军队。
这里是看似最容易渡河几处之,魏军选择沿河修筑营垒,共集结大约万五千农兵,这就是魏军在这边全部力量。
若是对齐开战,附庸卫国是可以提供定兵力,但现在魏国不允许卫国参与,以免墨家找到借口。
万五千名农兵根本难以守卫,野战也不可能获胜,尤其是泗上义师这些年未尝败名声,都给魏军这边带来极大心理压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