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贾豚倒不在意这些夸赞之词,之所以不用墨家自己出面,原因很多。
譬如墨家不是在任何城邑都有势力,而商人在不同城邑有着广泛关系网,可以调动本地力量;又比如墨家亲自管辖收购,又可能会有大堆问题,又需要大量干部;再比如墨家出面去修筑收购,可能会有别样怀疑。
如今聚集在这里商人,天南海北均有,正堪合用。
市贾豚便说二十多个城邑名字,说道:“这义仓终有日墨家是要修满天下。你们刚才说那些天志,也算是有道理,但粮食和别东西不同。真要饿死时候,珠玉与钟粟,这怎选择恐怕不是那简单。”
他说这二十多个城邑,有大有小。半数在宋国,尚有半数在齐、魏、卫等地,都在泗上周边。
市贾豚没想到自己就唱两句诗就会引起这样风波。
这风波背后,折射出很多问题。
既有商人逐利有时候会被国君利用转嫁矛盾历史、也有泗上民众真正开始明白为自己利益发出声音改变。
拥有土地农夫不喜欢粮价太低,尤其是宋国政策过于自由,过于“扶强凌弱”,大量成片使用佣耕者土地每年出产粮食很多,而宋国底层人均粮食消耗又远远小于泗上,这导致宋国每年有很多粮食流入到泗上市场,冲击着泗上粮价,使得民众受损。
商人们听过这个风声,市贾豚自然亲身听过这个意见,如今泗上那边还是各执词争论不休,他想说也根本不是这件事。
市贾豚明白要以利聚人,中山国投机之事已定,那许多商人需要就是可以投入进去现金。
甚至有不少人准备借贷高额利息贷款,这时候抛出用商人手中关系网、和贵族本地大族势力交往、积压粮食等等系列物来换现金方式,必然能够引来商人参与。
市贾豚便道:“收购粮食、修筑义仓,这样事,墨家能做。但是需要人手,墨者人手不足,所以便想要承包给你们个人。”
“粮价就按照今年粮食均价计算,修筑费用
名商人在听到市贾豚唱完《鸱鸮》之后,即刻发声道:“正所谓,人法天地、道法自然。这自然之理,是不能够改变。”
“譬如如今田地多种棉、靛、谷。今年谷贵,明年便多种五谷而少棉靛,谷价明年便贱。”
“这是你们墨家在《国富》中道理,这也算是天志吧?墨家既法天志,以天志为规矩,难道这是可以干预吗?”
其余商人交头接耳,纷纷赞同,市贾豚恍然,笑道:“今日不谈天志,只谈利天下。不是要说这件事,是想说……如今虽然风调雨顺,可天无常好、地无常丰,不可不察。”
他将自己真正要做事说出来后,明显不少商人长呼口气,纷纷道:“墨家心怀天下苍生,这正是天下有志之士齐聚泗上原因。以天下论,泗上之外,亦是天下。当修义仓,以备不时之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