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安区新闸路。后来们全家又搬去虹口区,租住在个租界时期西式房子里,家里还有壁炉。不过到“文化大g,m”时候,全家人都从那里给轰出去。
老人观念比较陈旧,外婆总说女孩子念什书,将来能识字,能看丈夫家信就行。所以弟弟六岁就能去读书,而和姐姐直到八岁才进正式学堂。幸亏父亲没有重男轻女思想,他觉得女孩们也应该去上学,于是说服外婆。正是由于父亲,才有机会进学校读书。
先后上过三个私立小学。第个学校是愚园路彼得小学,那是个教会学校。二年级时候从彼得小学转到当时求德小学,第二年又转到海宁路善导小学。们家有五个孩子,要供五个孩子读书,父母负担可想而知。直到后来公私合营,中学都是公立学校,没有私立学校,这时候才进公立学校读书。
每逢新学期开始,和姐姐们领新书回家后,父亲总要和们起包书皮。那时候不像现在,有现成漂亮包书纸。当时就是找些干净牛皮纸,把课本封面包上。之后,父亲就会用楷书工工整整地在书封写上“樊锦诗”三个字。父亲练过书法,字写得非常漂亮,他对孩子们也是言传身教,从小要们练书法。他还找来颜真卿、欧阳询字帖让们临摹。小时候也喜欢模仿父亲字,潜移默化地,字和他很像。
受父亲影响,从小喜欢听评弹、看戏,特别喜欢跟随家人去听戏,因为到戏院就可以吃到许多点心。现在还喜欢评弹和昆曲,最喜欢听刘天韵《林冲踏雪》。
路有冻死骨
从小目睹过什是“十里洋场”,也目睹过城市贫民和无家可归流浪人群。抗战期间,上海沦为“孤岛”,市区绝大部分地方都是日军侵占沦陷区,还有英法等其他国家控制租界。大家都害怕日本人,有时候小孩子哭闹,只要大人说:“日本人来!”小孩子连哭都不敢哭。所以们小时候对日本人恐惧是根深蒂固。记得每家每户玻璃窗上都贴着米字格纸条,怕轰炸声把玻璃震碎,印象中连窗帘都是黑。
在记忆里,大人们会给孩子们讲文天祥、岳飞、戚继光故事,当时儿童读物主要是这样类鼓励爱国书,连积木上也印这些个英雄人物。在父母和家人呵护下,们兄弟姐妹小时候受到很好教育。印象中,父亲还时常教们背诵《古文观止》,带们去看电影。静安寺愚园路附近有个百乐门影院,就在那里看过美国好莱坞电影《出水芙蓉》和《绿野仙踪》,后来还看过苏联电影《第三次打击》。
听家里人说,就在出生那年年初,也就是1938年1月,因为寒潮入袭上海,有上万人被冻死、饿死。据说到1939年,情况更加严峻,大多数市民生活也变得格外艰难,原因是米价疯涨。上海人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