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虚化,她成为目光中心。兰若幽独使林色为之空,就像天然美人出场会使其他所有心机与妆扮为之空。
不过,陈子昂表述里有个内在矛盾:既然你是“幽独”,为什要强调“自与那般庸脂俗粉不同”?看似超脱,但实质还是争胜。好朋友,现年五十岁杨庆老师,还记得从小妈妈就教她“女孩子不知道自己美才是真美”,这大概也是“幽独空林色”变体。但对这种五十年前观念感到怀疑。个人当然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审美对象,可是人怎可能追求“不知不觉”?顶多只能扮演“不知不觉”吧。相比而言,们这个时代女孩子落落大方地承认自己美、追求美,反而比较真实。
《说文解字》中,“蕤”释意是“草木花垂貌”[89]。桃花、李花那样小小花是不垂,只有花序够长、花瓣够柔韧花才垂,比如鸢尾和兰花。硕大红色花朵从紫红色叶茎上冒出来。“冒”有向上、生命力涌出意思。根据叶嘉莹先生说法,她考察过,草在春天很嫩时候,草茎是带有些紫色,等到长成之后紫色就会褪去。想起初春时们江南人爱吃马兰头,确实在根茎相交处有些紫色。
前四句是说品质高贵、年华正好,那际遇又当如何呢?谁知陈子昂毫无过渡:“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不但天到傍晚,年也走到尽头。于是“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不管是中西诗歌,都有种写法,就是通过控制故事推进速度获得作者想要效果。在自然界中,“岁华”和“摇落”之间要经过三个季节。如果们花很多时间讲述那个发展变化过程,读者感觉会重在理解生命变迁;倘若们抽除中间步骤,直接将“岁华”与“摇落”并置,读者感受就会落在对死亡震惊和对无常控诉上。这就像穆旦在《冬》中所言:“多快,人生已到严酷冬天。”[90]
“摇落”这个词是中国文学中极具神采创造。它和“衰落”“凋落”不太样。秋天到来时,阵风吹过,树枝摆动,落下层叶子,可是树上还有千万翠叶。再阵风吹过,地上又堆积更厚叶子。就这样天天过去,树枝轮廓越来越清楚,树下堆积落叶越来越多。然后有天,们忽然意识到风中枯叶所剩无几,冬天真来。这就是“摇落”。
“摇落”这个词中有种无可奈何、无法挽回意味。它是个过程,不是突然到来,它就是命运内隐程序。首先使用“摇落”是宋玉。他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91]古代人认为有种叫作“秋气”东西,它绝不仅仅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秋风,或者文学修辞意义上“秋天气息”,而是指自然与人类生命之间感应关系。古人认为人生就像年中四季,当秋天到来时,秋气不仅摧伤万物,也提醒人类注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