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涨,对印度棉花焦虑也达到顶峰。确实,曼彻斯特棉花利益群体在是否需要国家干预以保证印度棉花供给安全方面存在着分歧,有些人认为事情应该留给市场决定。49但是到1857年,“能够维持这地区产业充足棉花供应”已经成为曼彻斯特商会年会个重要议题。棉产品制造商、商会会长和议会议员托马斯·巴兹利(ThomasBazley)认为,“棉花供应……完全不足”,并且要求从印度、非洲、澳大利亚和其他地方获得更多棉花,“因为英国z.府确实拥有这些土地”。他呼吁纺纱厂组织起来,在殖民地扩大棉花种植,他还极力推动成立曼彻斯特棉花供应协会(1857年),“以期获得更充足和更普遍供应”。在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Kansas-NebraskaAct)④和德雷德·斯科特判决(DredScottdecision)⑤之后,美国政治日益动荡,协会非常担忧,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前往世界各地到处分发轧花机,提供建议,并向农民分发种子和农具,同时收集有关不同棉花品种信息以及种植它方法。协会做这些工作是棉花资本家宏伟计划个缩影:把全球农村变成个棉花生产复合体。50
对于棉产品制造商来说,印度依然很有诱惑力,理由很明显,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白色黄金种植地之。他们认为印度出产棉花比美国多;些非常不准确估计认为,印度每年消耗高达7.5亿磅棉花,除此之外还每年出口1.5亿磅以上。这与1839年美国总产量7.56亿磅相比要高出不少。传统上,大部分棉花用于国内生产,甚至进入长途贸易棉花通常也都是在印度消费。直以来,印度中部棉花会被卖到南部马德拉斯和东部孟加拉,但随着印度棉布出口行业衰落,这些棉花越来越多地被带到孟买,并从那里出口到中国,也有少量到英国。51
1788年以来,英国东印度公司曾不甚热心地支持增加棉花出口努力,但涉及数量很少,主要是因为运输成本高昂。事实上,直到19世纪30年代,印度出口到中国棉花(用于支付公司茶叶采购)远远多于欧洲,而向欧洲出口增长通常伴随着对中国出口下降。因此,印度棉花农业没有明显地转向以出口为导向。52
然而曼彻斯特制造商还想要更多。他们向英国东印度公司、英国z.府以及英国殖民z.府施加压力,开展多种活动来鼓励印度棉花种植和出口。私人倡议不足以改变印度农村棉花种植情况,因为“私人公司不愿作出回应”,因此需要z.府介入。他们首先想到是改善基础设施,“[需要]建设桥梁,建造铁路,挖掘运河,栽培棉花,或引进机器”。1810年,公司在印度使用美国棉籽。1816年,董事会把惠特尼轧花机运到孟买。1818年,公司成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