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开始走出自己心理舒适区,用新应对方式生活。这并不能保证她和丈夫以后定不会分离,没有人能做这样担保。
但新应对方式,能够让她去享受现有幸福和快乐,并从中积累新经验。这就是改变意义。
总结下,这节课们讲什是真正心理舒适区,知道心理舒适区本质是熟悉应对方式所带来控制感,正是对控制感渴求,让们难以改变。
陈海贤
建议你用今天学到知识找找自己心理舒适区,欢
在这里,想请你思考下:如果她爱人也用类似应对方式会怎样?
那他就很容易把她犹豫,解读成要离开信号,他也会为分离做准备,以避免自己受伤害。这样,分离焦虑就会变成现实,两个人就会真越行越远。
幸运是,丈夫对他们两人关系很有安全感。他觉得两地分居生活根本不是常态,两个人在起才是常态。
这也是丈夫心理舒适区,所以他包容她不安。
为逐渐改变她应对方式,有次,把她和她丈夫起请到咨询室来,们起给妻子焦虑取个名字,叫“小闹铃”。
。
其实那时候,她心里想是:反正有天对方会离开。
但爱情最终战胜时间和距离。今年丈夫学成回国,他们结婚。可是,当两人真正在起时候,她却开始感觉不安,开始纠结要不要回原来城市,重新开始两地分居生活。
而且,她头脑里发生巧妙转换,直到们说起这段,她还以为自己纠结是哪个城市更有利于她职业发展。
问她,现在生活怎让她不安。她说,好是好,可谁知将来会发生什不好事情,彻底破坏现在切。
当妻子再有不安、想要离开时,她就会告诉丈夫:“小闹铃又响。”
丈夫会轻轻拧妻子耳朵,假装把它关掉。
最终,妻子决定留在上海。
离开咨询室时候,她跟说:“陈老师,您知道吗?不只是感情,以前,任何好东西,工作、荣誉、生活,都不敢要,哪怕得到,也会觉得不安,觉得这不是。现在,慢慢开始不那想。”
觉得自己配不上好东西,这也是另种心理舒适区。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来访者因为成长经历发展出来应对方式就是:不对关系抱有期望,随时准备离开,过个人生活。
这种应对方式不适用于两个人在起生活,而适用于处理两个人不在起时,所产生分离焦虑。但现在,为配合这种应对方式,她宁愿选择两地分居生活。
因为这种应对方式她最熟悉,能让她有控制感、安全感。
这是心理舒适区最特别地方,们会用自己应对方式去建构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种合适应对方式。
明明她环境已经不需要她这焦虑,而她却还在为分离做准备。这是很多悲剧来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