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稳定。
在农业时代,只要是人地矛盾还没有尖锐到发动农民起义,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都是被植物锁定在农田里。只要田里还有植物在生长,那人就能维持生存——这种根深蒂固农业思维,可以说,是这次行动最大阻力。
如何打破这牢不可破观念呢?
其实也很简单,如果不用种粮食也能吃饱,甚至还吃好,那大家思维就会很快发生转变。
送走沈长文,吴小清这里也立刻有事情要去做。
“陛下,”搜救队提醒国王,“在午夜前会赶回来……您必须牢记,在回来之前,您不能吃任何食物。”
“这中间还有顿晚饭,也许还有顿夜宵,”国王看着吴小清身边拿着医疗盒,有些遗憾道,“神使何必亲自出去办事?有什事情,完全可以交给大臣们代办,保证他们会办很得力。”
“这关系到神交代使命,”搜救队告知国王,“除们几个神使之外,没有人能够理解。”
其实严格来说,是除吴小清和沈长文,这个星球上没人能够理解他们行动。即使是开过会,许言和王有全俩人依然颇有微词——明明可以让土著代办事,偏偏要这费劲自己搞。
他们有意见,就是吴小清现在要去办事情——他们准备在城里施粥。
施粥这个概念,在传统中国历史中并不稀罕。在中国历史上,只要是有什灾害,中央z.府都会在受灾地域进行这样施粥活动,这种活动方面可以让受灾群众不会因为饥饿而变成流民罪犯,另方面,当地*员也正好可以用施粥机会,组织灾民们进行些工程。以工代赈,算是举两得好事。
但是在这个文明历史上,是完全不存在这样行为。这个时代很类似西方中世纪中期,教会已经开始掌握相当话语权和实力,在南方小阳教教区,教会以圣战名义,已经可以对领主们土地征收教会专门税收。对于那些陷于饥荒自由门们,这个时代给出出路就是参加战争,参与抢劫。教会是这种抢劫行为最大组织者和受益人——同样是饥饿人,不同文明,因为各自需要,出现不同处理方式。
吴小清来办施粥这个事情,倒不是因为这里附近出现什灾害,相反,整个伊利斯王城附近,最近几年都是风调雨顺。就算是有不少因为封建体制,不可避免出现些流民,也被管理很好。因为有大量商人出入,这些流民们多少也能找到点活干,混个吃饱肚子问题还是不大。
但,这对于救灾,就是个大问题,就像沈长文之前所感受到样,整个这个类中世纪文明,在面对巨大火山爆发这种问题上,有着天然缺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